第五百三十五章 藍星三佛(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前輩,您沒說錯,這些的確是關於貧僧的記載。”
“可別那麼說,你們藍星三佛,可不是一般的佛,沒必要叫我前輩。
按理來說,我們應該算是同輩,如果不介意你可以叫我一聲老弟。”
“老弟就算了吧,還是前輩說著習慣。”
“罷了罷了,隨便你吧。”
說完燃燈古佛,天道化身又走到了如來佛祖面前,微微一笑看著如來佛祖說道:“釋迦牟尼(梵文:&n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siddhattha&na;梵文:siddhartha&na)
藍星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後世尊稱為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世尊等,藍星華夏地區尊稱你為佛祖,即“佛教祖師”,被世人尊為神明。
釋迦牟尼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 五濁惡世示現成佛,是佛教的開啟者。
釋迦牟尼(公元前623年—公元前543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
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如來,佛是三界內的導師,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稱九法界之本師。
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丈六金身,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你在凡間留下的記載則是,世間確實有如來佛祖此人,只不過是是古印.度加比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
後外出修行,終成正果,創立了佛教,悉達多出生於公元前6世紀,他父親是加比羅衛國國王,叫淨飯王。
淨飯王為了想讓悉達多繼承王位,不讓他出家,給他找了很多美色,悉達多在19歲的時候娶妻並生下一子。
後離家修行,於農歷十二月初八成佛,釋迦牟尼佛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
略稱釋迦、牟尼、文尼。亦譯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滿、度沃焦,或 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又稱: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
能不能告訴我一下,你為什麼要叫如來佛祖,我有些不理解,叫釋迦佛祖不是更好嗎?”
如來佛祖莞爾一笑隨即解釋道:“叫如來不叫釋迦是因為,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如”.在佛經中稱真如。
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如來佛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是慈悲濟世修真正善的佛。”
聽到這裡天道微微一笑說道:“你倒是挺會自賣自誇。”
“前輩說笑了。”
隨後便輪到了最後一位彌勒佛:“彌勒佛(即 彌勒菩薩,也叫&naitreya,巴利文metteyya)
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
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與釋迦牟尼佛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入滅,為一生補處菩薩,生於兜率天內院。
之後因緣成熟時,從兜率天宮下生人間,紹釋迦如來之佛位,到那時,娑婆世界(即凡人所生活的世間)閻浮提有翅頭末城。
其王名儴佉的,彌勒屆時將託生於此城中一個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說法,其經歷一如釋迦牟尼佛。
於菩提園菩提樹下成正覺,以菩提三會說法化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
燃燈古佛,如來佛祖,彌勒佛,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隨後緩緩開口說道:“不知天道前輩有何貴幹。”
“我知道你們的真實身份,你們都是大破滅時期的佛祖,藉助特殊方法活了下來,只不過修為並沒有那麼幸運的保留下來。”
“不知道前輩有何貴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