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蘭眯了迷眼,隨後笑著道:

“確實是為了那口脂而來。”

她將從李記胭脂鋪購了的口脂從袖中緩慢的拿出,遞到了杜新蘭的手上:

“還請杜姐兒幫我看看,這口脂是否是從西北那邊傳過來的?”

聽著西北二字,杜新蘭眼眸微動,這才將若蘭手中的東西接了過去。

她開啟瓶蓋,先是觀摩了一番質地,隨後輕輕湊到了鼻尖處聞了片刻,這才對著若蘭道:

“這西北的口脂我也是幼年所見,距離現在已經五年觀景了,不過……看這做工,確實很相像,不過杜某很肯定,這口脂不是那邊傳過來。”

果然是這樣……

“之前姑娘來了園內,我曾一度以為姑娘所學的是西北那邊的工藝,但用過幾次,便看出了不同,雖都是潤滑質地,但你的潤色度卻遠勝於那邊,氣味也更加持久。我看這口脂……和姑娘所制的倒很是相像。”

今日若蘭一進門她就知道她是為了何事而來。

李記胭脂鋪最近生意如此興旺,院內的嬤嬤早就接收到了訊息,還特意派人去買了那口脂讓她相看。

那李記胭脂鋪一直打著西北的口號,又是流傳已久的老店,這般大肆渲染,自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鶩。

她第一眼看到那口脂之時,就知道不是自家那邊傳來的。

生意場上的事情她不願多管……

但對著若蘭,這個來到園內時常笑意盈盈,有理相加的人,本不願搭理,最後還是忍不住將人迎了屋內告知了真相。

她總覺得……這姑娘與常人不同,或許……

聽了她的話,若蘭心中總算有了一些思緒。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若蘭站起身謝過杜新蘭:

“今日多謝杜姐兒解我困惑,若蘭一直有句話想訴給杜姐兒,身陷泥沼雖不幸,只要活著便有希望,還請姑娘放寬了心。”

杜新蘭聽著若蘭的話頓時怔在了原地,回頭看卻見人已經走遠了,玲瓏佛山旁,擺著幾塊碎銀。

杜新蘭看著逐漸消失的倩影,一時陷入了沉思。

出了蘭園,若蘭就往藥材店走去。

還未進門,就聽見張老大夫和乘方又在溫習中藥材的功效。

“杜仲何用?”

“補肝腎,強筋骨,適應於下肢痿軟。”乘風快速回道。

“肉蓯蓉呢?”

乘風繼續答:“當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蓯蓉的帶鱗葉的肉質莖,補腎益精,潤腸通便。”

“同為補腎,兩者有何不同?”

“肉蓯蓉性質溫和,杜仲藥性略微硬些,《神農本草經》中曾被列為上品”張老大夫滿意的點頭,繼續問:

“那黃精呢?”

“卷葉黃精植物的乾燥根,潤肺,養陰。”

“金釵又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