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封書信
章節報錯
若蘭輕咬了一下嘴唇,將那耳墜拿出翻看了底下一眼,她直覺這錦盒不會只有那耳墜,果然,再仔細一看,那紅色絨布下面竟藏著一張白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若蘭看著那紙,有些臉紅,本想將那盒子合上扔到一邊,但眼睛總是忍不住瞥向那黑字中,最後心一橫,將那紙從絨布底下抽了出來。
那張紙尺寸不小,但被疊的整整齊齊,若蘭一層接著一層翻開之後,就看到了紙上面寫的內容。
“……上次你說將來要嫁的人,在婚前和你是戀人關係方可成婚,我回去仔細思考了半月,終究不懂你是何意,故前段日子詢問了同窗一番,當然我未在他們口中提及你,只是以友人代稱,其中一個朋友給出了良意,我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今日特意在紙上和你言說,這所謂戀人,是否就是成婚之前的兩人郎情妾意,花前月下,經過這番情誼兩人心意相通,願結為夫妻白首不相離,若真是這般,以後我便有了方向。我雖沒有志向,但每次做出的事情便會一做到底。從小到大,阿孃都不願意我去從軍,只有你……願意誇我武功好,若今年童試,還未能中舉,我便從軍來贏得功名,你覺得可好?”
別人誇你武功好,你就這般喜悅,當真是個傻子,若蘭心裡忍不住誹謗了一句,隨後又忍不住想,他竟然存了從軍這樣的念頭。
他的箭法她是見過的,確實非同常人,上次阿爹也說過,他的武功也不俗,只不過戰場兇險,他阿孃也是怕他去了戰場出什麼意外。
若蘭這般想著又忍不住往下看去。
“今日是你的生辰,你若看到這裡,定然想問一句我是如何得知的吧,其實上次派了孟姨過去,我便悄悄詢問過你的生辰,這紫玉芙蓉耳鐺是我託人去瀾州府城裡買的,聽說那貴家小姐就愛這樣的飾品,我想到你帶著這個肯定好看,便買了下來,瀾州府城很大,商賈貨流往來不絕,你的口脂若是能在那裡出售,生意定然十分火爆……”
不知不覺間,若蘭就將一整頁的字全部看完了,她盯著白紙上蒼勁有力的字跡,一時又陷入了沉思。
王氏收拾了灶臺出來,見若蘭的屋內一直亮著燈,有些好奇。
往常的日子,大丫頭早早的就睡了,今日竟熬的這般晚?她走到了門口輕輕拍了一下門,對著屋內的人說道:
“蘭丫頭,怎麼還不睡?可是有什麼事?”
若蘭被突然響起的聲音嚇了一跳,立馬將手上的動作收了起來,整理了思緒,這才趕緊回道:
“一不小心看書看的晚了,馬上就睡。”
說完將手上的紙塞進了錦盒中,將錦盒塞到了自己放珍貴物品的箱子裡,上炕拖鞋後,這才將蠟燭吹滅。
躺在被中,若蘭還覺得心跳的厲害。
如今這幅場景,倒像高中在校園時候男女同學上課亂傳字條,被推門進來上課的老師打斷的場景一般。
嘴不自覺抿起笑了。
王氏見屋內蠟燭全滅了之後,這才往西屋走去,一邊走一邊嘀咕:
“晚上熄了火,大冷天的這丫頭……也不怕冷……”
月底時分,若蘭精油坊的陳設器件已經全部備好,她的精油坊在離杜家村不遠的莊子上。那莊子是幾十年前杜家村一個舉人老爺家的,後來家業凋零,這莊子便閒置了下來。
若蘭前段日子就和主家談好了,租了他們家最大的屋子,年後正式使用。
這段時間她就和小玉小慧一直在趕訂單。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年關將至的原因,若蘭這幾日的訂單卻一直在下滑,比起前兩個月訂單足足少了一半。
剛開始她沒怎麼放在心上,但是半個月的時間內,生意竟一天不如一天了。
再加之月底來取貨的馮掌櫃竟一直未來,每次書信過去都是左右推脫,若蘭直察到了情況的異常,第二日馬不停蹄的就去了鎮上布店打聽訊息。
以往來布店送那口脂,布店每次熙熙攘攘,擠得若蘭都進不去,今日若蘭過來,竟蕭條無幾個人,如蘭看的心中大驚。
那布店的掌櫃是張掌櫃的家生子,名為李二,以往若蘭經常送貨兩人早已相熟,見她進來,那李二忙將人迎了進去。
李二還未進客房,就有些著急的道:
“小娘子可算過來了,正準備給您那邊傳信呢。前兩日剛得了訊息,鎮上竟有了和我們鋪子賣的同款口脂,一下子將我們的生意都搶走了。”
“什麼?”
若蘭心下一驚,忙叫李二細說情況。
“是這樣的,半個月前,布店的生意一直興旺,還有幾波人過來詢問了小娘子您的住處,說要訂做那口脂,沒想到過了幾日,來布店的人竟越來越少了,我察覺到了不對勁,就派了相熟的朋友去打聽了一下,她說鎮上的胭脂鋪李記竟然推出了和我們相似的口脂,我還買了一罐回來,那質地竟和我們做的甚是相似,價格也比我們的便宜一些,我扮作商人去和李記掌櫃的套了話,他們說這口脂是從西北那邊傳來的秘方,眾人聽著,更覺得稀罕,於是都跑去他們那邊了。”
“西北那邊傳來的?”
李二點頭:“我剛聽聞也有些不信,小娘子做口脂生意定然知道西北那邊一直盛產精巧口脂,傳言說太祖當年鎮守西北之時,家中有一名愛妾,容貌絕色,手甚是精巧,不僅琴棋書畫樣樣出挑,還精通制粉調香,未入王府之時,正是憑著制口脂的生意名動西北,後高祖繼位,她孃家就成了皇商,如今宮中的口脂都是經西北那邊傳入大靖。”
若蘭自然聽過,早先她就從眾人口中得知那西北的口脂價值千金,而且這位愛妾後來寵冠六宮,先皇后歿後,更是被先皇立為皇后,賜了孝賢名諱,兩人伉儷情深,是經久不斷的絕美佳話。
“那邊的口脂如此精貴,怎會輕易將配方售賣出去,豈不是斷了皇商美名?”
那李二點頭:“小娘子一針見血,我當時也是這般想的,於是派人再次打聽了一番,那打聽的人回了訊息,說那李記胭脂鋪後面的人和光王殿下有些關係,光王殿下的母妃正是孝賢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