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情景怎麼看,都不適合其他人加入。

幾個姑娘對視一眼,就想回去,把這個書房留給他們。

卻不想,寧有光早就注意到了她們的到來,“一起過來坐。”

女孩們遲疑了。

時望月就拿起書起身,“我去其他地方看看。”

“別去外面,風大。”寧有光看著他。

時望月點頭。

他一走,幾個女生就嘰嘰喳喳湊到寧有光面前。

她們其實還是蠻樂意和寧老師相處的。

只是她們剛聊了幾句,時望月又回來了。

手裡還拿了一件米色的羊絨毯子。

“謝謝。”寧有光笑著接過後,裹在了身上。

等他再次離去後。

女孩們就徹底放鬆了下來,“時總好體貼啊。”

她們羨慕的看著寧有光,“寧老師,聽說你和我們時總是青梅竹馬是嗎?”

青梅竹馬是下午圍觀了寧有光和時望月騎馬的“星光”某員工在內部小群偷偷八卦的。

寧有光輕輕點頭。

“哇!”有姑娘說,“難怪你們很瞭解彼此。”

寧有光笑道,“從小一起長大的嘛。”

如果這都能不瞭解,怎麼樣才能叫了解?

談到感情的話題,所有女生都興致勃**來。

“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瞭解。”有姑娘輕嘆道,“廖一梅不是在《柔軟》中說:‘每個人都很孤獨,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瞭解是可以培養的。”寧有光說。

有些姑娘覺得很難,“現在有很多人在一起還沒走到互相瞭解的地步就分手了。”

“也有些人是根本不想花心思去了解對方。”

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講究自我價值。

在他們周圍工作,生活的圈子,絕大多數講自我價值,講效率的。

這種價值觀下的人,連找物件,都會提前把條件列好,找到的人一定要符合自己所列出的要求。

等交往後,一旦發現對方不如自己的預期,絕大多數人又往往不是想著如何花時間去了解對方,去為對方做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