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

一位迷茫的青年走進寧老師的辦公室。

“寧老師好。”他低著頭,給寧有光鞠躬。

他是寧有光學生介紹來的朋友。

“怎麼過來的,路上還順暢嗎?”她柔聲的問。

“坐地鐵來的。”青年站在她的面前,滿身的拘謹。

“喝點水。”寧有光走到辦公桌上,拿起一瓶她早就擺放好的水,遞給青年。

“謝謝。”青年雙手接過。

“從你家過來還挺遠的啊。”寧有光在白色椅子上坐下來。

青年在她的引導下,在她的旁邊坐了下來,“還可以,我出發比較早。”

青年羞澀的笑了笑,他的頭髮有點長,倒是有一張斯文的面容。

“你來找我的問題是什麼?”幾句簡單讓青年微微放鬆後,寧有光問。

青年立馬坐直了身體,認真的回答,“寧老師,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寧有光輕輕的點頭,“那你現在在做什麼?”

“兩個月前我辭職了,現在在家,什麼都沒做。”青年沮喪道。

“喜歡在家待著嗎?”

“我現在是跟爸媽住,不喜歡在家待著,如果是一個人的話……”青年認真的思考起來,“我應該是喜歡的。”

“在家和爸媽相處的關係怎麼樣?”寧有光繼續問。

“我爸媽對我挺好的,就是他們總是催我去上班,我就很不舒服。”青年一臉鬱悶的表情。

“你不喜歡上班嗎?”

“我想,是的。”青年一字一句道。

“好多人都不喜歡上班。”寧有光輕笑道,“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對。”青年笑著點了下頭,很快,他的臉上又浮現出痛苦的表情,“但是我爸媽不覺得,他們覺得大學生畢業不喜歡上班,就是不務正業,每天在家就催促著我去工作。”

“那你覺得爸媽這樣認為怎麼樣?”寧有光反問。

“我能理解他們這樣的想法,但是很不喜歡他們把這樣的想法強加給我。”青年看起來飽受父母的摧殘。

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抗拒。

寧有光看著青年,繼續問:“你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嗎?”

“有。”青年回答的很快,“我喜歡做木工。”

“喔,聽起來很棒的樣子。”寧有光笑著說。

青年被她誇的低下頭,“也就隨便玩玩的。”

寧有光看著低下頭,渾身充滿不自信和迷茫的青年,換了姿勢坐著,“我們活在世界上,本身是由不確定為基礎的,但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天賦,將這種不確定性轉為確定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兩種存在的狀態,第一,我知道我要什麼,第二我不知道我要什麼。”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其實也代表著我們的未來,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的,什麼都可以拿來玩,什麼都可以拿來體驗,這個時候,你什麼都可以幹。”

“但恰恰是我們什麼都乾的時候,同時也意味著我們什麼都幹不好,當我們什麼都幹不好的時候,同時意味著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這個時候,人生的迷茫期就來了。”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