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結腸代替食管的話,也就不存在食管切多切少的問題了,多切一點反而能減少遺漏病灶的可能。

但你這樣說話說一半,讓助手很難做啊!

許白焰也加入清腸。

結腸相對來說是一個有汙染的組織,因此移植段的結腸很容易出現感染,必須在手術前做非常嚴格的腸道準備,反覆清腸,手術後也需要充分引流,不過實在沒時間提前準備,也只能術中加急加快操作了。

味道有點大。

尚易找到一段40厘米左右的結腸,分離、截斷,移植到原來食管的位置。

“鑷子。”

“肋骨剪。”

“一助,工具拿好,別愣著,暴露術野。”

“血管....”許白焰死死盯著結腸血管,等尚易停手後,才如釋重負:“成功了。”

這類手術的難點,在於結腸的遊離長度以及血管的供應保護,也就是充分的血液供應,因為結腸的血管只有一根,一旦血管受傷,手術就失敗了,移植的結腸也沒有辦法存活。

“吻合開始。”

“食管結腸,吻合成功。”

“結腸空腸,吻合成功。”

“結腸結腸,吻合成功。”

“都...成功了。”

許白焰鬆了口氣,那模樣好像是他在主刀一樣。

結腸代替食管顯然比胃部代替食管的難度更高,因為手術中吻合口多,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也高。

而尚易的手術,結腸移植成功,血管完好,雖然縫合得歪歪扭扭,醫學院學生都縫不出來的醜,但吻合全部到位。

“成功了啊....”

王記龍主任在上層透過玻璃罩看完了整個手術經過。

視野絕佳。

他...有一個朋友,曾經為了滿足一名透析患者出遊的願望,允許其少透析一週,這項決定換來了患者滿意,好評,而一週後患者複診,出現胸痛及T波高聳。

他的軍醫朋友也說過,醫院的條條框框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也限制了生命。

那之後,他這個朋友就轉到了急診科,不向生命妥協。

“醫務人員的職責,是給予合理的建議和治療疾病,逆耳忠言,苦口良藥。”

“還不夠啊.....”

王主任推著輪椅緩緩離去:“還要做的事有很多,這腿,得留著....”

手術室裡,已經結束了留觀。

“滿~漢~全~席~不過~小~菜一碟~”

“三~山~五~嶽~燴作~人~生百味~~”

尚易在患者頸脖間探了探心跳,開啟痛感共通。

乾隆白菜是個冷盤,也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