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做的手術,怎麼會寫在我的履歷上?”

朱丞熠奇怪道。

“那是....”

既然沒有後送,那麼就是邊地軍醫自行手術,可這些年來敘職的軍醫,壓根沒有手術記錄,那麼....真相只有一個。

李永明望向最後一個還沒敘職的尚易。

身形挺拔,站姿筆直,乾淨利索,模樣帥氣卻又氣質內斂,隱隱在幾人中站成了C位。

“你們...是一個團隊?”

李永明猜到了一點什麼。

“是的。”

尚易點頭:“我們研究了一個移動醫療,平時就在邊防哨所和偏遠牧區巡迴,有病就看,有藥就開,有手術,就做。”

“都是你...主刀?”

“我是主刀,朱丞熠是一助,山炮是後勤,袁華男護士。”

李永明翻動著手邊的履歷,他剛才還覺得奇怪,今天來敘職的八個軍醫,有四個都是划水摸魚型的,交流完的三個,履歷雖然有閃光點,卻也不那麼豐富,怎麼有這麼一大摞?

現在明白了。

這一摞履歷裡,有七成都是這個尚易的手術案例。

“高原地區囊型肝包蟲切除術...”

“高原地區瑞芬太尼複合丙泊酚靜脈麻醉膽囊切除術....”

“高原地區口腔頜面外傷....“

“高原地區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

就離譜。

簡單的手術就算了,還有許多平時必須要送到後方大醫院,才能進行的手術。

別說是剛分配沒幾年的軍醫了,李永明覺得,就是自己親自主刀,也很難做到這個程度。

太離譜了,自然有人懷疑。

康院長看了看履歷,道:“這些案例只能證明你有成功手術的經驗,收治手術的成功率呢?”

拋開成功率談手術量,那就是耍流氓。

他沒有把話講的太明白,但話裡話外,都有譴責的意思。

這麼一大摞的手術案例,全是成功,極其不靠譜,很有可能是用病人堆出來的。

有十個手術患者,成功了一兩個,專門挑出來,履歷上多好看。

而且康院長很清楚,沒有老軍醫帶著,也就是說,這群剛畢業分配四五年的孩子,一切都得自己摸索著走,這其中....

李永明也皺起眉頭來,這樣看,是有些不太對勁。

這些履歷中的手術,有好些是現在都沒有開發出來的。

高原手術和普通手術可不一樣,一旦有了成功的高原手術方法,甚至可以當成一項新的技術,“全軍高原戰創傷救治中心”就是搞這個事的,相當於醫療科研。

真有成系統的技術,完全可以上報,說不定還能算軍功。

想到這裡,李永明用毫無感情的語氣說道:“有這些成果,為什麼不提前上報?想搞什麼留一手?讓雪區其他軍醫學習進步,掌握這項技術,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有成果不上報,大有問題,必須弄清楚,要真是拿手術失敗堆出來的成果,直接移送軍事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