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下等的伎倆,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什麼用了。

皇帝不是傻子。

掌事之上,譬如李因緣,那可都是有真本事的。

八面玲瓏。

偌大的內廷,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條。

不敢說心思手段堪比宰相,但比一個六部尚書,那肯定是不差的。

就算是靠著一些特殊奉獻坐上御馬監掌印的宋昭,那也是武功卓絕,能把御馬監以及御林軍鎮壓的服服帖帖。

哪個,是真正靠著取悅上去的?

所以陸行舟已經放棄了這條路。

取代李因緣?做司禮監掌印?

這條路固然不錯。

但,也是相當的難。

經過這些時日的接觸,再加暗中窺探李因緣的心思,陸行舟已經明白,此人深不可測。

再加上,他坐鎮司禮監數十年。

早已經建立了一個屬於他的內廷關係網路。

幾乎是手眼通天。

從他一日之內便撬開了萬德貴的嘴,並直接將太子禁足,這件事,就可見一斑。

想扳倒這樣一個人,比扳倒胡庸那種廢物可難多了。

就算可行。

那也得是耗費無數之功。

陸行舟覺的,等不起,也風險太大。

除了這兩條路,陸行舟實在找不到其他的辦法。

一連幾日都是愁眉苦臉。

茶飯難進。

但皇天不負有心人。

陸行舟苦思冥想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他剛剛入宮的時候,曾經在卷庫整理過整個內廷的資料,在那裡面,他看到過一本書。

《東廠紀事》

……

五十年前。

當今皇帝正幼年時,以弱冠之身登基。

那時朝堂不穩,風雲變幻。

內有輔政大臣勾結皇叔奪位之憂,外有關隴草原遊牧民族入侵之患。

皇帝為破局,以內廷為基,建東輯事廠。

橫刀天下。

後續十年。

皇帝雄心偉略,操東廠為刀,逐一斬除朝堂,江湖,所有不安分。

後又藉助東廠之力,御駕親征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