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隊員們立刻也朝著這兩個日軍開槍,壓制他們的火力。王進帶著兩名特戰隊員利用車輛的掩護,迅速地接近了兩個日軍。

他們看到兩個日軍躲在車尾的地方,用步槍打不著他們,就取出了手雷,朝著那兩個鬼子投了過去。

“轟轟轟”,連續三枚手雷爆炸開來,兩個鬼子被炸得血肉橫飛。戰鬥就結束了。

游擊隊下山的路上,李繼明看到山下發生了戰鬥,就帶著隊員們從山上衝了下來。等他們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

他們立刻去繳獲那些死去的鬼子們的武器彈藥,有的游擊隊員爬上了卡車,看到車箱裡裝的大量彈藥和其他各種物資的時候,興奮得哇哇大叫。

李繼明也十分高興,他爬上了卡車,呵呵笑著,完全是一副暴發戶嘴臉。

李秋林知道不能在此長期停留,要求特戰隊員和游擊隊員們趕緊將其他車輛的上的物資,集中到兩輛卡車上。除了這兩輛卡車之外,他們將從油箱裡抽出的汽油澆在其他卡車上面,然後開著兩輛卡車,載著游擊隊員們由公路向東北方向駛去。當然,臨走之前沒有忘記將那些汽油點燃。

公路上的十幾輛卡車燃起了熊熊大火,長長的車隊宛如一條火龍一般,十分壯觀。這樣的場景對於特戰隊員們來說沒有什麼新鮮感,可是那些游擊隊員們感到十分新奇,興高采烈地在那裡指指點點。

李繼明的注意力全放在車廂裡的那些彈藥和物資上面,這麼多彈藥,足夠他的游擊隊使用一年了。他現在發愁的是怎麼把這些彈藥運回游擊隊的駐地。顯然,目前他們正在逃命,要擺脫日偽軍的追蹤,帶著這麼多彈藥和物資是不可能的。但是就這麼讓他放棄,他絕對是不肯。

他站了起來,向四周張望,當卡車路過一片丘陵地帶的時候,他敲了敲駕駛室,示意停車。

李秋林探出頭來問道:“李隊長,發生了什麼事兒?”

李繼明說道:“咱們的車上有這麼多彈藥和物資,不能留給鬼子們。咱們帶不走這些東西,還不如就先找個地方把它藏起來,等將來日偽軍撤走了。咱們再過來搬回去。”

其實李秋林也是這個意思,既然李隊長提出來了,他就下了駕駛室,招呼特戰隊員和游擊隊員們統統下車,將車上的物資都卸了下來。由李隊長帶路,他們到了一側的山坡,找到一處隱蔽的地方,先將這些彈藥和物資藏了起來。

李秋林等人乘車繼續前進,又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在前方發現了一處日軍的檢查站。日軍的兵力依舊是一個班,有一挺歪把子機槍,和一具擲彈筒。他們看到兩輛軍車開了過來,就有人站在道路中間,示意他們停車接受檢查。

特戰隊員和游擊隊員們馬上做好了戰鬥準備。

為了吸引敵人,掩護徐大龍和留在山裡的游擊隊員們,李秋林決定再次出手打掉日軍的檢查站。

就在李秋林決定動手的時候,卻忽然發現前方不遠處又開過來了兩輛日軍軍車,車上滿載著全副武裝的日軍。

情況實在是太糟糕了。此時李秋林等人距離日軍檢查站比較近,他們不可能停下來等著對面那些日軍過去之後,再去檢查站,那樣的話,馬上就會引起檢查站裡的日軍的懷疑。可是在自己這些人當中,只有特戰隊員們身穿著日軍軍服,游擊隊員們都穿著自己的便衣,不可能矇混過去。日軍只要一檢查,他們馬上就會露餡。

雙方一旦交火,那兩輛滿載日軍的軍車恰好就可以趕過來,直接投入戰鬥。面對這麼多日軍,李秋林等人不可能迅速將其殲滅,雙方必定會發生激烈地戰鬥。他們對這裡的情況不瞭解,不知道附近是否還有大隊的日偽軍。

而此時李秋林等人已經走出了深山,這裡的地勢相對平坦,要想擺脫日軍十分困難。如果單單是特戰隊員們還好辦,他們還帶著那些游擊隊員,這些游擊隊員們常年吃不飽,穿不暖,身體比較單薄,單單論或者體力,他們也比不上那些日軍。他們要想擺脫掉敵人的追蹤幾乎沒有可能,很有可能會被大批趕來的日偽軍包圍。在這種地形條件下,等待他們的結局就只有全軍覆滅。

怎麼辦?怎麼辦?特戰隊員們都捏了一把汗,尤其是那些游擊隊員們都一個個面色蒼白。他們平常都是利用深山密林的有利條件,或者在夜間偷襲日偽軍,在平原地帶遭遇這麼多日軍還是頭一回。大家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做好戰鬥準備,準備與鬼子拼了。

李秋林是一個成熟老練的優秀指揮員,即便如此,他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免也有些感到棘手。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腦海中迅速閃過了幾個應對方案。

他認為不能現在就暴露目標,一定要想辦法混過敵人的檢查站,等到那兩輛滿載日軍的軍車開過去,然後再去打擊敵人的檢查站。如何做到這一點,並且避免引起日軍的懷疑呢?在李秋玲繼續思索的時候,他們的乘坐的卡車也不能停留,繼續向著日軍的檢查站駛去。

眼看著距離敵人的檢查站已經不足50米了,已經有日軍士兵站在路中間,準備對他們進行攔截檢查了,而此時對面兩輛滿載日軍的軍車,距離檢查站也已經不到幾百米了,李秋林當機立斷,命令司機停車。

車停穩之後,他對司機說道:“趕緊下車,假裝汽車出了問題,去檢查一下。”

開車的特戰隊員明白了李秋林的意思,他馬上下車,站到車頭跟前,掀起發動機的蓋子,假裝檢查。而李秋林也走了過來。十分不滿地訓斥司機,讓他抓緊時間解決問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