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林和特戰隊員們看到追出來的日偽軍總共只有二十幾個,就下決心吃掉他們。他們子彈上膛,做好了戰鬥準備。

王進和特戰隊員一邊回頭放槍,一邊往伏擊地點跑。日偽軍紛紛追了過來,可是當他們看到王進和那些特戰隊員逃進前面的叢林當中的時候,卻停下了腳步。原來是帶隊的鬼子曹長看到前方地形太過複雜,擔心會遇到埋伏,有些遲疑,在考慮要不要繼續追趕王進等人。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進也十分有經驗,他端起槍來,瞄準了鬼子曹長,故意將槍口微微偏離了他的要害部位,一槍打了過來。

子彈擦著鬼子曹長的腦袋飛過,將他的一隻耳朵打出了一個豁口。

鬼子曹長感覺到自己的耳朵一陣疼痛,伸手一摸,摸了滿手的血。這一下徹底激怒了他,他呀呀怪叫著,帶著鬼子和偽軍繼續追了過來。

鬼子和偽軍終於進入了伏擊圈,由於這裡地形複雜,李秋林和特戰隊員們為了避免在交戰的時候有日偽軍逃進叢林,他們設定的包圍圈十分狹窄,等到日偽軍追到距離他們只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才突然發起了攻擊。

特戰隊員們人手一支20響駁殼槍,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手中的子彈全部打出去,猛烈的火力襲擊一瞬間就幾乎將全部的日偽軍消滅。特戰隊員們為了節約時間,顧不上換彈夾,就拿起頂上了子彈的狙擊步槍,打擊殘餘的日偽軍。他們的動作一氣呵成,整個戰鬥持續了不到一分鐘,日偽軍來不及做任何反應,就全部被消滅了。

李秋林和特戰隊員們衝了過去,去檢查日偽軍的屍體。他們很希望其中還有活著的,想問清楚村子裡是否還有其他日偽軍。他們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竟然還有一個偽軍沒有死透。

這傢伙身上中了好幾發駁殼槍的子彈,卻全都沒有打在要害的地方。趁著他還沒有嚥氣,李秋林用英語審問了那個偽軍。

李秋林的英語說得也很好。徐大龍要求特戰隊員們熟練地掌握日語,但是對於隊長以上的指揮員,他還要求他們掌握英語。李秋林透過刻苦學習,英語的水平雖然趕不上日語那麼熟練,但是與人交流完全沒有問題。

英語在馬來西亞當中也屬於官方語言的一種,受傷的偽軍希望李秋林能夠救自己的命,就如實地交代了李秋林提出的問題。

李秋林問完情況之後,當然不能留下這個傢伙的苟命,因為他看清楚了李秋林等人只有十幾個人。假如他把這個訊息向日偽軍的上級報告,恐怕敵人能夠由此推斷出徐大龍等人並不在這支隊伍裡面。因此李秋林在問完話之後,給這個偽軍補了一槍,結果了他的苟命。

情況已經很清楚了,在這個村子裡以及附近就只有這股日偽軍。為了暴露目標,又不讓日偽軍判斷出準確的人數,李秋林就派王進帶著幾名化裝成日軍的特戰隊員進入了村子裡面,購買了一批糧食。李秋林相信日偽軍能夠從村民那裡得到訊息,並由此判斷出這支化裝成日軍的隊伍就是徐大龍所率領的特戰隊。敵軍一定會根據這個線索,重新對自己這支隊伍進行圍追堵截,他們也就能夠繼續完成吸引敵人注意力的目的。

王進和特戰隊員們帶著糧食回來了,他們還帶來了一名嚮導。這名嚮導是一個華僑,他知道這些化裝成日軍的人是游擊隊,願意為他們提供幫助。當然,王進也給他留下了50英鎊,給了他的家人。這個華僑心情愉快地來為他們擔任嚮導。

嚮導叫陳阿松,祖籍浙江,是一個愛說愛笑、快人快語的小胖子。他熱情地向李秋林等人介紹了這一帶的他所知道的日偽軍的情況,而且還給李秋林他們帶來了一個好訊息,說就在幾十公里以外的山區,活躍著一支游擊隊,而且他的表哥就在那支游擊隊裡面,他願意帶著李秋林等人去找那支游擊隊。

李秋林和特戰隊員們裝備精良,看不上普通日偽軍的武器裝備,可是為了給游擊隊一份見面禮,他們就將被消滅的日偽軍手中的武器彈藥,都收集了起來。

陳阿松看到繳獲了這麼多武器彈藥,又聽說是要送給自己表哥他們的游擊隊,也十分高興,主動要求替他們背了兩支槍。

陳阿松是一個熱心人,生姓好動,對於特戰隊員們裝備的武器十分羨慕。他說自己早就希望能夠有一支槍,用來偷襲鬼子和偽軍。李秋林十分爽快,將一支駁殼槍和50發子彈送給了陳阿松。

陳阿松十分興奮,對於駁殼槍愛不釋手,一邊趕路還一邊不停地擺弄著。

幾個小時後,剛才被消滅的日偽軍的上級派人來村莊裡尋找,發現他們出事之後,就將這個情況向上級做了報告。

日軍指揮官趕忙將這個情況向上級彙報,不久以後訊息就傳到了高倉大佐的耳中。

高倉大佐追逐著李秋林等人的蹤跡,正在朝這個方向趕來,當他得知了李秋林等人確切的訊息之後,趕忙再次調動日偽軍,朝李秋林等人撤退的方向,進行新的圍追堵截。

李秋林等人正在行軍,在前方擔任尖兵的班長王進發現前方出現了一股日偽軍。這股日偽軍人數眾多,足足有八十餘人,其中還有30多個鬼子。日偽軍各有一挺歪把子機槍,還有兩具擲彈筒。

王進留下來繼續監視這部日偽軍,派一名特戰隊員向李秋林做了彙報。

李秋林看到這股日偽軍人數眾多,一時半會兒的難以將其徹底殲滅。為了避免被他們纏上,他下令特戰隊員們隱藏了起來,想等到這股日偽軍離開之後再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