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不像獨立團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打擊鬼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他們的運輸線,將他們分割孤立起來。
徐大龍等人經過商量決定,對根據地周圍日軍的鐵路、公路進行全面破壞。
他們出動了游擊隊、縣大隊、各縣的警衛團的兵力,有4萬多人。除此之外,還從根據地的百姓以及災民當中動員了十幾萬人,將日軍的公路、鐵路、橋樑、涵洞,進行徹底破壞。
這還不算完,魏和尚率領著特戰隊、王炮的摩托車中隊、孫德勝帶著騎兵大隊,攜帶了大批的炸藥,跑到了遠離根據地的陽泉和太原、SJZ方向,專門破壞鐵路線,弄得日軍苦不堪言。
即便如此,徐大龍等人仍然不罷休。他們想打一場大仗,狠狠地給筱冢義男一個教訓。
徐大龍、楚雲飛來到了二戰區長官部,求見參謀長。
徐大龍和楚雲飛希望在接下來的作戰當中,能夠得到二戰區長官部的支援,調動一部分晉綏軍以及忠秧軍的部隊,配合馬武山軍分割槽部隊的作戰。
見到了參謀長之後,徐大龍和楚雲飛說明了來意。
參謀長聽完之後,有些為難地說道:「如今二戰區的部隊大部分都吃不飽飯,實行限量供應。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們士氣低落,很難指望他們有什麼戰鬥力。你們的作戰計劃,我倒是同意,不過最好還是等到秋冬以後再說。」
聽到參謀長這麼說,徐大龍和楚雲飛都有點失望。
不過他們也知道,二戰區內部十分複雜,長官們歷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參謀長沒有這個意思,勉強爭取來,效果也不好。於是二人就告辭離開了。
在返回馬武山的路上,楚雲飛建議這一次就不透過二戰區長官部了,把戰役的目標縮小一些,馬武山軍分割槽和358旅的部隊一起作戰,兵力就足夠了。
徐大龍沒有意見,他說把饒河縣城和高良縣城這兩座縣城打下來之後,都交給楚雲飛的358旅管轄。
楚雲飛雖然有獨立的作戰權,可是出兵打仗,如果不能夠為晉綏軍撈到一些油水,山西王難免心裡不爽。
這兩座縣城與楚雲飛的358旅的防區接壤,如果拿下這兩個縣城,不僅能夠打擊日軍,還能夠為晉綏軍擴大兩個縣的地盤,山西王肯定是樂於見到這樣的結果的。
楚雲飛如今跟徐大龍的關係密切,平時也用不著那麼客氣,不過對於徐大龍的好心,他還是真誠地表示了感謝。
在路過新河縣城的時候,楚雲飛沒有回到358旅部,而是跟著徐大龍直接來到了馬武山軍分割槽,跟李雲龍、趙剛、張大彪等人重新探討了作戰計劃。
對李雲龍來說,只要有仗打,他就高興。雖然這一次戰役的目標縮小了許多,可是他也不願意跟忠秧軍和晉綏軍的其他部隊配合,那裡面麻煩事太多。楚雲飛他還是信得過的,只由他們這些人來打這一仗,反而感到痛快。….
李雲龍贊成徐大龍和楚雲飛的意見。
趙剛和張大彪也沒有意見。然後就由張大彪和358旅參謀長方立功共同制定作戰計劃。
這次戰役的目標是殲滅駐紮在饒河和高良兩座縣城裡的日軍第110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
馬武山軍分割槽出動了新一旅的兩個主力團、游擊隊的戰車大隊、騎兵大隊、炮兵大隊。
楚雲飛的358旅出動了三個步兵團、旅部直屬炮兵營。
總兵力超過了兩萬人,浩浩蕩蕩地殺奔兩座縣城。
駐紮在饒河和高良兩座縣城裡的只有日軍的一個步兵聯隊,再加上當地的日偽軍,兵力不超過5000人,對於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聯軍部隊來說,算不上一塊難啃的骨頭。
剛開始的時候,李雲龍認
為只要出動新一旅的一個主力團,再配屬的=一個炮兵營,就能夠吃掉這股日軍。
徐大龍堅決主張,要多帶一些兵馬,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去殲滅敵人。對此,李雲龍認為有些小題大做。
趙剛心裡也有點不情願。出動這麼多部隊,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麼多的兵馬、車輛長途行軍作戰,白花花的大洋就如同流水一般花了出去,不心疼那是假的。
不過李雲龍和趙剛對徐大龍都十分信任。既然徐大龍決定了的事情,他們儘管有一點意見,也會堅決執行。
不久以後,戰鬥就打響了。李雲龍率領新一旅的部隊包圍了高良縣城,楚雲飛率領358旅的部隊包圍了饒河縣城。
戰車部隊分為兩半,分別配李雲龍和楚雲飛的部隊作戰。游擊隊騎兵大隊在高良縣城西北方向,監視日軍援軍的行動。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李雲龍的部隊和楚雲飛的部隊都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一部分兵力已經突破縣城的城關,與日軍展開了巷戰。
陽泉方向的日軍接到了求援電報之後,派出了援兵前來增援,途中遭到了孫德勝騎兵大隊一部的阻擊,行動緩慢,短時間內無法趕到戰場支援。
也不知道為什麼,徐大龍的心裡隱隱約約地感到不安,因此他手中掌握著騎兵大隊的八個騎兵中隊,以及魏和尚的特戰中隊和王炮的摩托車中隊沒有出動,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徐大龍的預感是敏銳的,就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意外真的發生了。
徐大龍打仗的時候最重視情報工作,他不僅派出了大批的監視哨監視日軍的動向,同時也監視晉綏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