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第18聯隊對李雲龍所部展開了追擊,他們咬住了李雲龍部隊的後衛,雙方再次展開了激戰。

李雲龍可不是好欺負的,他率領部隊突出了重圍,又得到了王承柱和崔振嶽率領的部隊的加強,看到日軍第18聯隊緊追不放,於是就調頭對日軍發起了反擊,打得日軍第18聯隊潰不成軍,狼狽逃竄。

李雲龍這才率領部隊從容地退到了七星崗,不久以後就跟徐大龍、孫德勝等人匯合。

突出了重圍之後,徐大龍就給楚雲飛和付將軍發去了電報,讓他們調開去策應的部隊,脫離與日軍的接觸,避免遭遇慘重的損失。

孫明和付將軍的副官接到了電報之後,立刻率領部隊撤離了戰場。

這是一場艱難的突圍作戰,儘管徐大龍佈置有方,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然而部隊仍然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在突圍的過程中,損失了兩千多名官兵,有很多的傷員和官兵們掉隊,最終全部犧牲。最糟糕的是新一旅的警衛營,他們陷入了日軍的重圍,經過了激烈地戰鬥,最終全部壯烈犧牲。

孫明率領的358旅的警衛營,以及付將軍的副官率領的第63軍的部隊,傷亡的程度也超過了一半。

這一次韓城戰役是馬武山軍分割槽成立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從夜襲娘子關開始,一直到突出重圍,馬武山軍分割槽的部隊損失了7000餘人,有種傷筋動骨的感覺。眾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李雲龍氣憤地說道:“這該死的巖老西,真他釀的不是個東西。今後勞子再管晉綏軍的事情,李字就倒著寫。”

張大彪、崔振嶽、孫德勝等人也都十分氣憤,罵晉綏軍忘恩負義,就是一幫小人,都說今後再也不配合晉綏軍作戰了。

徐大龍也十分生氣,跟著眾人一起罵了幾句。

大家罵了一陣之後,仍然感到不解氣,準備撤離戰場,返回馬武山根據地進行休整。

徐大龍正準備下達撤退的命令,忽然想起了什麼,就讓參謀拿來了地圖,在那裡琢磨了起來。

李雲龍不高興地說道:“大龍兄弟,你在幹什麼?難道還想留在這裡打仗嗎?”

徐大龍說道:“團長,恐怕咱們還不能走。”

李雲龍也蹲了下來,看了看地圖,似乎明白了徐大龍的意思,說道:“大龍兄弟,我說你就別操那份心了,晉隨軍愛死愛活,跟咱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既然這幫傢伙不仗義,就讓他們自己去對付小鬼子吧。”

張大彪、王承柱和孫德勝等人戰鬥經驗都十分豐富,聽到徐大龍和李雲龍的對話,琢磨了一會,也明白了過來。大家的意見跟李雲龍是一樣的,都要求趕緊率領部隊返回根據地,不再參與這裡的戰鬥。

徐大龍苦笑著說道:“晉綏軍的事情咱們可以不管,付將軍他們的事情,咱們難道也眼看著不管嗎?再說了,果真如同咱們所料的那樣,上級會怎麼做?如果咱們真的撤離了,接到命令還要再返回來,那不是更加被動嗎?”

李雲龍儘管脾氣暴躁,可是這麼多年了,他太瞭解上級了,知道為了顧全大局,上級一定會命令馬武山軍分割槽的部隊繼續參與接下來的戰鬥。

他鬱悶地說道:“他釀的!難道就這麼便宜了巖老西他們嗎?”

徐大龍說道:“沒那麼便宜。這次不僅讓他們大出雪,而且讓他們求爺爺告奶奶地來求咱們。咱們也來個坐山觀虎鬥,好好地欣賞一下他們的狼狽相。”

聽到徐大龍這麼說,大家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點。

李雲龍說道:“就這麼辦。張大彪,你安排警戒,通知部隊就在這裡休整,等待上級的命令。”

徐大龍,李雲龍等人判斷,韓城地區是插入中條山果軍與晉綏軍之間的一個楔子,日軍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如今日軍第5師團和第112師團已經會師,他們一定會向佔領了韓城地區的晉綏軍發起反擊。

徐大龍等人對晉綏軍十分熟悉,知道他們根本就不是日軍的對手,當他們遭遇慘重損失之後,一定會向地下黨上級求援。

上級為了顧全大局,維護統一戰線,也一定會命令徐大龍所部前去救援晉綏軍。

果然不出徐大龍和李雲龍等人所料,筱冢義男得知徐大龍所部突出了重圍,感到十分鬱悶。

他不能坐視晉綏軍佔領韓城地區,於是命令第5師團和第112師團合兵一處,從娘子關向晉綏軍發起攻擊,跟太原方向日軍的援軍兩面夾擊,準備殲滅進入韓城地區的晉綏軍以及中條山的果軍部隊。

日軍第5師團和第112師團連夜開往韓城方向,於當日凌晨5點向晉綏軍發起了攻擊,很快就打垮了晉綏軍第68軍,接著又擊潰了第69軍,將晉綏軍第61軍、62軍圍在了韓城。

與此同時,第五師團還派出了一個步兵聯隊前往鳳凰山方向,攻擊付將軍所率領的中條山部隊的後方。

戰場形勢突然逆轉,令晉綏軍和付將軍都十分被動。原本圍殲日軍第11 2師團的大好局面,由於晉綏軍的私心,現在變成了遭遇日軍的圍攻,不單單是晉綏軍,就連付將軍所率領的部隊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山西王聞訊大驚失色,不得不厚著臉皮給地下黨抗日武裝的總部發電報,請求地下黨方面派兵增援。

付將軍也給徐大龍發了電報,請求派兵增援。

總部。

接到山西王和付將軍發來的求援電報,老總陷入了為難當中。

從感情上來說,這一次晉綏軍出賣地下黨抗日武裝,老總根本就不願意去營救他們,可是站在全國抗戰的大局上來考慮,統一戰線還是要維護的,尤其是中條山付將軍的部隊,跟地下黨抗日武裝之間的合作相對較好,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日軍消滅。

即便是山西王的部隊,儘管他們經常鬧摩擦、出么蛾子,可是他們畢竟有幾十萬人馬,能夠牽制相當一部分日軍的力量,營救他們對於整個抗戰大局還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