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舅父
章節報錯
韶雲的舅父很早就參加了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十六歲的舅父在蘇豫皖革命根據地時期就做了交通員,八十年代的舅父已經是副縣級幹部,舅娘莫氏,夫妻倆都已五十多歲。舅父共生養七個孩子,現存兩男四女。
韶雲的舅父和韶雲的母親是親姐弟,韶雲的外祖父是圩裡一帶擁有百畝良田的地主,家裡有三個孩子,被那裡的人稱呼大小姐、二小姐,小少爺。
韶雲的舅父是最小的男丁。靠著家境的殷實,從小就有私塾先生在家裡教書識字,很小的時候四書五經都背的滾瓜爛熟。小少爺時常嫌棄教書先生教的書不夠唸的,那聰明伶俐的勁兒遠近聞名。
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過了沒有多久,有一個漆黑無光的夜晚,一夥土匪闖進了圩裡,在打死幾個看家的家丁後,把韶雲外祖父家搶掠一空。還順手綁走了韶雲的舅父,一陣狂風似的吹過來,就這樣韶雲的舅父被土匪綁了肉票。那時候的小少爺才十幾歲的年紀,雖然害怕但也敢和土匪頭子說話:“你們是不是把我給綁錯了,我只是一個寄居在那家的、親戚的孩子,他家主人不會來換我的。放我回去吧,求求你們了。”
韶雲的舅父被吊在一棵歪脖子樹下面,下方燃著火堆,被焰火烤著心裡發酥。
“榔頭,明天早上去告訴那個老傢伙,不拿銀子來,就撕票了,不會是真綁錯了吧,這小子怎麼看著不像個小少爺呢!婆婆媽媽的,早點去確認一下。”土匪頭子說話了。聽著韶雲舅父那不停的嚷嚷聲,似乎內心也有些疑惑了。
正在土匪們圍著火堆烤雞吃的當頭,一陣槍響,幾個土匪立馬就被打死在火堆旁,剩下的人慌忙大喊大叫:“媽的個八個,風緊扯呼!”一邊回身反擊一邊逃跑,來不及解下韶雲的舅父,就乘著夜色丟下同夥的幾具屍體逃跑了。
亂槍過後,正在韶雲的舅父疑惑的檔口,幾個稀稀疏疏的人影聚攏了過來:“隊長,好像都跑了,這些傷天害理的傢伙,跑的比兔子還快。”
“快看看還有沒有活的,檢查一下現場。”幾個拿槍的人走近火堆,就著火光,韶雲的舅父,知道來的人不是土匪。急忙大聲地喊著:“喂,大叔,這兒呢,這兒有人,我是被綁票的。”
順著聲音,領頭的人走到歪脖子樹下,抬眼望去,“好傢伙,這怎麼還吊著一個人呢,你不會也是土匪吧?”說著話,還故意舉起了手裡的槍楊了楊。
“不是,不是,我是被綁來的肉票,你看我還是個孩子。”韶雲的舅父慌亂地大聲解釋著,生怕別人不知道,把他當土匪給槍斃了。
“哈哈,小傢伙,倒是挺機靈,逗你呢,你家是那裡的,待會就送你回家,別讓大人著急了。”領頭的隊長走上前去解開了綁著的繩子。
夜色中,在韶雲舅父的指引下,找到了家。韶雲外祖父一家人以為又是土匪來了,都躲地窖裡了。直到韶雲的外祖父聽出回來的是兒子的叫喚聲,才領著家人出來。
韶雲的外婆摟著兒子一通大哭,快把院子給哭塌了:“乖兒,肉啊,小心肝啊,可把娘給嚇壞了,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的,娘也不活了,嗚嗚·····”
“好了,好了,別嚎了,這不回來了嗎,趕緊的請恩人們進屋,沏茶。”外祖父慌忙拉過兒子,要把隊長他們讓進了屋裡。
“大叔,就不麻煩了,我們還有任務不能久留,我有一弟兄在槍戰中負傷了,行動不便,就麻煩你們收留一下,養好傷就歸隊,這裡有幾塊大洋,請大叔一定收下,買個藥啥的方便用。”領頭的隊長殷切地看著韶雲的外祖父希望他能幫忙照顧傷員。
“那裡的話,同志,你救下了我兒子,我感激你們還來不及呢,照顧傷員的事情就放心吧,錢你收回去,我家有你的同志吃的藥品我也有,這個你就放心吧。”韶雲的外祖父連忙把隊長手裡的大洋推了回去,堅決不拿。
“那好吧,就拜託您了,傷好了我會安排人來接走的。”隊長不再矯情,放下受傷的同志,交代了幾句,就領著隊伍乘著夜色離開了。
那個夜晚是個不尋常的夜晚,韶雲的舅父一家人經過驚嚇,到接受傷員,都是冥冥之中的註定。在養傷的那段日子裡,韶雲外祖父家的二小姐,從此與那個傷員結下了情緣,也就是韶雲的父親。
傷痊癒歸隊後,韶雲的舅父也參加了革命的隊伍,一起走了,韶雲的母親就是外祖父家的二小姐成了那個傷員的媳婦。在家道中落後,沒幾年韶雲的外祖父就過世了。韶雲的舅父和父親一起在隊伍中轉戰南北直到縣城解放,才回歸故里。
韶雲的舅父回城工作後娶了莫氏為妻。莫氏生養了許多兒女,但作為婦女每天都要出工,因為隨著舅父分流到鄉鎮的時候,在供銷社工作犯了錯誤,在“壞分子”需要特別改造的年代,她一邊勞作,一邊就在田地裡搞生產了。
舅娘莫氏生下的孩子有的夭折了,現只存下倆男四女,而在幾個孩子當中,老大是最省心、最讓舅舅驕傲的孩子,早早地讀完書參加了工作。
結婚後生了一個兒子,但在孩子不到2歲時,患了白血病,最後走了。英年早逝白血病,非星非月亦生光,天妒英才嘆喪亡。縱使人間無福壽,詩留名氣墨留香。
舅父失去最出色的孩子,心中的感傷一直都在。說起韶雲的大表兄,那可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年輕人,他能詩、能畫、能歌、能舞,上學的時候,數、理、化也無與倫比。畢業後在銀行上班一直都是先進工作者。只可惜在最讓人羨慕的年齡就這麼走了,留下的是親人無比的惋惜和哀傷。
韶雲的舅父一直都在下邊的鄉鎮工作,最近幾年才調回縣城,從事土地建設的管理工作,家裡的幾個孩子一直隨在身邊,總是從這個地方轉到那一個地方,沒有穩定性。回城後,韶雲的大表姐,二表姐,三表姐還留在原來舅父工作的地方工作,家裡邊還有三個表弟妹在上學。舅母犯了錯誤後,再沒有工作,一直賦閒在家。由於受到大表兄去世的傷痛和工作上的打擊,一直有間歇性精神問題,總怕受到刺激,容易發脾氣。
不過,她在“困難時期”隨舅父下鄉,那時候為了不影響舅父的前程,主動提出和舅父劃清界限,從此成為一個無依無靠的人。
好在舅父回城後,讓她回到了家裡,算是一種補償和安慰。韶雲的舅母莫氏在許多工作過的地方,也有體面工作的同事和朋友,但在犯了錯誤後都離她遠遠的不再交際,可能舅母莫氏在工作中的錯誤是被誣陷的,只是個背鍋的替罪羊,但事情出在身上,許多曾經信賴的親戚朋友都在那一刻離她而去。世故人心就是在許多人生低谷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韶雲的舅父是一個把身心都放在工作上的人,特有的革命者的本質讓他成長為一個廉潔、正直的國家幹部,自帶的書生氣質,又給人一種文人的雅緻和豁達。
自己的孩子雖然多,但韶雲的舅父還是非常喜歡韶雲,雖然只見過幾次面,因為姐弟的情誼,總把韶雲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在舅父那裡,韶雲沒有違和感。感覺親切而自然,甚至比對父親還容易接近的那種感觸,或許有一句話叫著:外甥照舅,就是這種天性的使然。
捱到週六韶雲經過自己內心的思想鬥爭,還是決定在中午的時候去拜訪一下舅父,上學都一個禮拜了,週末回家可能母親也拿不出更多的糧票供自己上學吃飯。與其給母親出難題,倒不如去舅父那裡看看,好在舅父家離學校不遠,城關鎮舅父的家就在學校不到二里路的地方。
中午放學後,韶雲沒有去食堂打飯,因為手裡已經沒有錢吃飯了。空著肚子,韶雲在同學們都出了教室後,才下了樓梯。出了學校的大門,往城東方向走去。
放學的路上,有三三兩兩的同學結伴而行,拐過一面牆是一座城中獨有的池塘,池塘裡的水不是很深,飄著許多垃圾袋和雜物,在池塘的周圍是一排排磚瓦結構的房屋,這池塘周圍的居民是屬於一個城西居委會的。
沿著池塘邊上的路一直往東走,穿過這一片居民區,再過一條國防路,透過邊上的汽車站,就能到城東區,韶雲舅父家所在的位置。韶雲緩緩地沿著池塘邊上的路往前走著,邊走邊看池塘裡的水,和那些追著垃圾袋打鬧的鴨子。中午的陽光雖然很明亮,但溫度並不是很高。
秋風輕輕地吹著,一點也不激烈,給人以舒適的感覺。秋風送爽習習過,鴨群結伴暢遊凌。正午日頭天穹照,緩步趨行沐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