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狗官,太過分了。待我去宰了他們。”陳碩真多日積累的怨氣一下子爆發了,她當即提著寶劍就要下山去跟縣衙的那些官兵拼個魚死網破。

“恩人,使不得,人死不能復生,節哀順變吧。”張剛被陳碩真這架勢嚇到了,連忙勸到。

章叔胤和陳細真也勸陳碩真不要衝動,大家現在都要冷靜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官府對更多的老百姓下手。

陳碩真卻不顧眾人的阻攔,執意要去跟官府拼命。

“你傻呀,你這一去,萬一送了命,那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所有鄉親的命都白送了。”章叔胤一句話點醒了陳碩真,她的情緒稍微緩和了一些,她氣沖沖地問章叔胤:“你只會紙上談兵,現在官府想殺誰就殺誰,如果都做縮頭烏龜,那豈不是讓他們更加囂張?你不是考過進士嗎,那依你說,現在該怎麼辦?”

章叔胤到底是讀書人,他認為陳碩真此時下山無異於送羊入虎口,就算她能把縣衙鬧個底朝天,最終也是難逃一死。與其這樣,還不如先隱忍等待時機。

他對陳碩真說到:“天道王法,自有它的歸宿,自古以來,官逼民反,這大唐的江山看似牢不可摧,其實底下早已暗流湧動,你我如今都是官府通緝的要犯,靜觀其變才是上策。”

章叔胤還趁機跟陳碩真分析了歷史上的幾次大事件,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火燒赤壁,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冷靜地觀察和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然後才作出了精準的判斷。

陳碩真聽章叔胤這一通分析,發現他說的也不無道理,煩躁的心終於平靜下來。那麼就按章叔胤說的,靜觀其變吧。

章叔胤果然才智過人。這天下大事,往往在不經意間就發生了逆轉,與其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瞎轉,倒不如冷眼旁觀,說不定就有人揭竿而起,改變了當前的局勢。而以陳碩真的能力,只要順勢而為,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陳碩真把平時治病得來的銀兩和糧食分了一些給張剛,囑咐他帶回去跟鄉親們分享。然後又叮囑了一番,大意是告訴鄉親們不要因為張嬸她們的去世而悲傷過度,保重好身體,等待時機為死去的鄉親們報仇。

張剛本想跟著陳碩真他們學一些本事的,見陳碩真給了自己這麼重要的任務,便揹著銀兩和糧食下山去了。

經過章叔胤的勸解,陳碩真心裡的疙瘩也解開了,她慢慢沉下心來,等待著那個好時機的到來。陳碩真能建立起這麼高屋建瓴的格局,與章叔胤的默默支援是分不開的,這也是陳碩真為什麼要把妹妹託付給章叔胤的原因。陳碩真雖然不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的說法,但是章叔胤處處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和大局觀已經讓陳碩真領略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她覺得如果自己未來要做更大的事,章叔胤一定是自己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陳碩真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的。章叔胤這個出身於貧苦家庭的知識分子,因為長期遭受官府和地方豪紳的壓迫,早已看透世間的紛紛擾擾,他在等待時機,等待那個可以讓自己的才華爆發的時刻,他像一隻受傷的雄鷹,只等傷口恢復那一刻,就要展翅一飛沖霄漢!

或許是老天爺的眷顧,一個人的出現不但激發了章叔胤的鬥志,也讓陳碩真快速確定了發展的方向。

一天,陳碩真正在修煉心法,章叔胤風風火火地從山上回來了,他一邊跑一邊喊:“細真,快叫你姐來幫幫忙。”

“哎,這就來,”陳細真一邊回答一邊喊道:“姐,姐,快去看看。”

陳碩真跟著陳細真出門一看,章叔胤背上馱著一個人,由於這個人太高大了,瘦弱的章叔胤根本背不起來,只把他的兩隻手搭在肩膀上一路拖著回來的。陳碩真連忙走上去幫他扶著,陳細真也去幫忙,幾個人手忙腳亂地才把這個人扶進道觀。

等到章叔胤把那個人放下來,陳碩真姐妹倆才看清楚,原來那個人受了箭傷,肩膀上還插著一支利箭,鮮血正順著箭頭往外流。

受傷的是一個青壯年,身高七尺,虎背腰圓,身形健碩,天庭飽滿,下頜方正,巨目虯髯,劍眉斜飛,菱角分明的臉龐猶如雕刻般冷峻,一身古銅色的肌膚,身著一件藍色雲翔符蝠紋勁裝,腰間繫著黑色的犀角帶,頭頂梳著整齊的髮髻,從裝扮看應該是一個武士。此時這個人雙目緊閉,已經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