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結尾一段話。

宋老太太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掛鐘。

此時已經是早上五點多。

再有一會兒,孩子們該叫她起來吃早飯了。

想了想,宋老太太又重新拿起筆,寫上日期。

壬寅年,農曆正月初一,凌晨五點鐘。

上官穗禾·留。

這一刻。

她不是誰的妻子,誰的母親,誰的奶奶。

她只是她自己。

上官穗禾。

須臾,宋老太太落筆,將遺書疊起來,放進一個很漂亮的信封裡。

似是覺得遺書這兩個字太過沉重,宋老太太又拿起筆,在信封上寫上這幾個字:上官穗禾小仙女有話要說。

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是那個開心快樂的小仙女。

想到這裡,宋老太太眉眼彎彎,眼底就像盛滿了星星一樣。

其實仔細去看的話,便能看的出來,宋嫿和宋老太太的眼睛一樣。

兩人都生了一雙非常好看的桃花眸。

宋老太太將信封放在書桌上,而後又從櫃子裡拿出一張照片。

照片有些年代感了。

不過因為儲存的很好,黑白相片倒是沒什麼褪色的地方。

照片上的男人約摸三十五歲左右。

濃眉大眼。

眼神深邃,一席正裝顯得氣勢十足,光是這麼看著,也覺得有安全感極了。

這邊是宋家老爺子宋知川年輕時的模樣。

宋知川15歲入編,19歲便揚名整個華國,22歲與巾幗不讓鬚眉的宋老太太相識。

兩人都是雷厲風行的性格,24歲便正式領證結婚。

同年,宋老太太解甲歸田,過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24歲那年兩人擁有了第一個孩子。

26歲擁有第二個孩子。

宋知川很喜歡女兒,原本兩人不想再生,但是為了滿足宋知川的心願,在27歲那年,她生下了第三個孩子,不過可惜的是,第三個孩子

也是這年,山河動盪,他再次扛起鋼槍,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沙場。

宋老太太這一等就是3年。

但3年之後,她等來的不是丈夫,而是一具白骨。

她本紅妝待君歸,怎料白衣引君回,宋老太太抱著丈夫的遺物哭了一天一夜。

她的頭髮也在一夜之間白了大半。

宋知川鐵骨錚錚,最終還是踏上了許國難許卿的這條路。

第二天,宋老太太擦乾眼淚,換上昔日的戰服,將孩子託付給父母,而後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沙場。

她深知賊寇未除,何以為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