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畢業季對於廣大高校畢業生來說,相當殘酷,根據教育部公佈,僅2010年就有630萬高校畢業生步入社會。

再加上08、09年因為受到次貸危機影響,有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沒有找到工作,就業情況愈發困難,甚至有20%的高校畢業生表示願意接受零月薪就業。

“就業難”開始頻繁出現在一些媒體報道中,同時上級部門也開始推動大學生自主創業專案,給與低息貸款、現金獎勵等等方式,試圖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不過效果並不明顯,依舊有大量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企業由於剛剛從次貸危機緩過氣來,也沒有大量擴張的意願。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唯一還在大量招募員工的浪潮集團就成了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物件。

事實上,浪潮集團今年招募員工的數量也僅僅只是比去年多了20%,屬於正常的業務增長,而且招募也大多數一些高階研發人員,但是此時市場需要這樣振奮人心的訊息,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沉浪在看到相關報道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於是把張永叫到辦公室。

“如果我們把現在的業務進行擴張,能夠提高多少市場佔有率?”沉浪問道。

張永皺了皺眉:“這個恐怕還要經過市場調查分析之後才能獲得準確數字。”

沉浪點點頭:“好,那就先做調查,等資料出來之後咱們再開會研究。”

沒錯,沉浪決定燒錢擴張了,一方面現在社會上有大量優質大學生用工資源,不需要擔心人員問題,一方面經過這些年的基礎建設不管是網際網路還是移動3G網路,都已經覆蓋了大部分城市地區,特別是一些縣級市,有著大量可供開發的使用者資源。

此前浪潮集團始終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模式,並沒有採取燒錢擴張的激進模式,因為沉浪知道,沒有基礎建設的鋪墊,燒再多錢也沒有效果。

而如今打得你死我活的“千團大戰”之所以能夠成行,主要原因就在於基礎建設已經普及到了各個四五線城市,下沉市場得以被開發。

“團購網站”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便宜,而這一點也恰恰符合下沉市場的使用者需求,其實本質上,團購網站跟拼夕夕是一樣的,都是在發掘下沉市場使用者獲得增長。

只不過團購網站的競爭實在太多,近千家網站的廝殺,最終活下來的只剩下美團、大眾點評那幾家,而拼夕夕卻在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又獲得了企鵝的流量扶持。

很快,經過市場調查反饋回來的資料,果然跟沉浪預料的差不多,下沉市場的網民使用者數量、智慧手機覆蓋量相比兩年前都有了巨幅提升。

高管們一看,老闆都拍板了,市場預期也十分看好,自然紛紛表示支援,何況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件好事情,擴張之後人員多了,他們的權利也就更大了。

大的方略定了之後,就要具體到資源怎麼分配了,公司也不是開銀行的,資金有限,自然是什麼專案預期增長率高,戰略價值高,就能拿到更多資源。

一時間會議室裡吵成一團,所有高管都想要為自己所在的專案增加資源配比。

沉浪也不插手,讓他們吵,企業做大之後,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利益,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下面的高管都是鐵板一塊,反而容易出問題。

最後還是張永清了清嗓子:“都不要吵了,回去之後各自打一份報告上來,要有嚴格的市場資料支援,別總是用一張嘴來這裡要資源,當然,你們也可以把報告做的很漂亮,但是如果完不成任務,後果你們是知道的!”

這些年沉浪只負責大方略,很少插手浪潮集團的實際管理,自從張永接替雷君的職務後,集團內部事務一直都是張永說了算,威信也逐漸建立起來,高管們一聽也都乖乖閉嘴。

沉浪見狀拍板道:“那就這樣吧,王曉川留下,其他人都回去準備吧。”

高管們都用一種羨慕的目光看向王曉川,這些年AI智慧研究所算是集團內部最輕鬆的部門了,不僅福利待遇好,也沒有產品研發壓力,更不需要擔心營收,唯一的缺點就是門檻高,招募的基本都是研究生學歷的人才,普通人基本進不去。

王曉川也知道沉浪這個時候把他留下來肯定是有好事。

果然,沉浪對王曉川說道:“研究所的雲端計算專案可以加快速度了,有什麼需要的打個報告上來,張總會批給你的。”

王曉川眼前一亮:“沉總,你的意思是要大力發展雲端計算了嗎?”

“嗯,米國已經有不少網際網路企業都開始做雲端計算了,我們自然也不能落後,這也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沉浪說道。

其實早在2006年亞馬遜就開展了雲端計算服務,只不過當時亞馬遜的雲端計算主要是為了服務於自身業務,像後來淘寶、京東的大資料,其實就是雲端計算的一種,透過大資料計算出個人的消費興趣,同時進行精準推送。

只不過淘寶、京東好的沒學到,反而學會了利用大資料殺熟,不斷收割使用者韭菜。

雲端計算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隨著網際網路對於現實企業的影響越來越深,很多企業都將面臨著資料化的儲存、分析、計算等問題。

一些大型企業還好,可以自建資料中心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對於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自建伺服器不僅需要佔用大量資金,同時還需要招募專業人才,實在是難以承受,所以雲端計算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桉。

其實就跟當初盛大的陳添橋租用移動運營商的伺服器運營傳奇一樣,很早的時候IMB就推出過類似的私人伺服器租賃功能,只不過那時候的伺服器功能十分有限。

而云計算則是給了企業一個一體化的解決方桉,只要給一個介面,就能把資料傳輸到雲端,不管是需要儲存、分析、計算都可以進行精確化處理。

目前來看,雲端計算短期內不會產生太大效應,不過未來的發展空間卻是巨大的,試想光是內地就有多少家企業?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使用沉浪的雲端計算,就能產生龐大的收益。

王曉川屁顛屁顛的回去做調查寫報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