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給出的建議是:“正好趁著現在次貸危機,可以收購幾家手機代工廠,把產能整合起來,紅米交給比亞迪生產也就罷了,但是小米走的是高階路線,沒有自己的工廠,在品控方面始終是個硬傷,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把這塊拼圖補全。”

“嗯,看來小米又要融資了。”雷君苦笑的攤了攤手,最近兩年小米已經經過了兩輪融資,估值已經漲到了50億人民幣,說實話,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外界對於小米的估值會這麼高,而且隨著紅米子品牌的成功,或許第三輪融資,小米的估值突破百億大關也不是不可能。

沈浪笑著拍了拍雷君的肩膀,調侃道:“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是啊,誰能想到兩年前,小米的資產加起來才不到一億人民幣呢。”雷君有些感慨的道。

沈浪忽然惡趣味的說道:“所以我們做企業最要緊的就是順勢而為,站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

就在雷君走後不久,何曉鵬的電話就打了進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沈總,中興的一位副總裁剛剛給我打了電話,想要獲得星辰系統的授權。”

沈浪笑了:“看來大名鼎鼎的中華酷聯也擋不住歷史的潮流啊。”

加上前不久加入星辰系統陣營的酷派,中華酷聯已經有兩家公司轉換陣營,說明星辰系統已經在內地有了絕對的影響力。

要說起來,星辰系統的崛起對中華酷聯這四家最大的國產手機廠商已經造成了極大衝擊,之所以酷派最先扛不住,原因也很簡單,酷派的主要業務就只有手機,而中興、華為、聯想這三家手機業務壓根算不上主流業務。

像華為的手機業務這個時間段還處於貼牌生產的階段,華為內部壓根就沒有像樣的手機業務部門,而聯想的主要精力都在pc端,手機業務只是屬於帶著做做,這也是楊園慶幾次跟魅族、小米較勁,都大敗虧輸,聯想依舊不痛不癢的原因,底子厚虧點錢還傷不到筋骨。

中興其實跟華為很像,主營的也是通訊業務,而且此時的中興還沒有受到米國制裁,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這次中興主動尋求合作,在沈浪看來意義深遠。

“中興那邊你隨時跟對方保持溝通,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技術支援。”

其實就在中興尋求跟星辰系統合作的同時,華為內部也正在就手機業務召開會議。

原因也很簡單,最近一個季度,華為手機的銷量一落千丈,如果不是華為跟三大運營商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手機業務必然虧損嚴重。

這次會議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要不要保留手機業務,或者是將它直接打包賣掉,另一個則是,如果保留,接下來華為手機是接入星辰系統,還是自己做作業系統。

任老掃了一眼在場的高管:“大家都說說吧,手機業務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當然要做,不說別的,單就近兩年我們手機基帶模組的銷量正在呈現爆發式增長,就足以說明,當前全世界的手機市場正在走向繁榮期,我們這個時候如果丟掉手機業務,無疑是丟掉一大塊為集團提供營養的現金奶牛。”有高管說道。

不過很快就有高管反駁:“可是,我們現在的手機業務都是在做貼牌定製機,現在定製機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如果我們要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跟人力,而且我們起步也晚了,能不能追得上還是個未知之數,風險太大,我建議直接打包賣掉。”

二人的觀點都獲得了一部分高管的支援,雙方各抒己見,會議室裡爭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忽然任老敲了敲桌子,然後看向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

“餘總,你是怎麼看的?”

餘大嘴被任老點名顯得有些突然,畢竟他現在正在負責的是歐洲的無線產品線,跟手機業務完全不搭界。

不過餘大嘴很快反應過來,正色道:“我覺得要麼不做,要做就乾脆連帶作業系統一起做!”

“哦,說說你的理由。”任老饒有興致的問道。

餘大嘴定了定神,侃侃而談:“其實現在內地手機市場的格局,已經很明朗了,星辰系統佔據了超過45%的市場份額,並且隨著加入星辰系統陣營的手機廠商越來越多,這個份額還在不斷擴大。”

任老點點頭好奇的問:“那為什麼我們不乾脆加入星辰系統的陣營呢?”

“最近小米跟魅族都推出了自己的子品牌,還把價格打到了1399的價位,嚴重壓縮了其他低端手機廠商的市場,如果我們還跟之前一樣做貼牌定製機,依賴別人的手機作業系統,那我們跟那些低端手機廠商有什麼區別?”餘大嘴攤了攤手。

任老沉思片刻,又問:“那如果讓你接手華為手機業務,你要多少錢?要花多少時間?”

“三年,二十億人民幣!”

“好,那就這麼定了。”

散會後,餘大嘴還有些發懵,任老居然真的讓他接手華為的手機業務,並且還讓他從公司內部自行選人組建團隊,前期還特批了三億人民幣的活動經費。

這是多麼大的信任!

餘大嘴很快就把手機業務相關的人約到自己辦公室單獨談話,覺得不合適的直接清除出去,把位置空出來,同時也找到一些他看好的人員談話,邀請他們加入自己的團隊。

忙碌了半個月,華為手機業務部也正式改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