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兩條技術路線(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晶片製造這個行業來說,技術路線絕對不是一件小事,相反是可以決定一家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
可別小看其中的差別,晶片製造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需要經歷數千道工藝,其中可以細究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之所以晶片在製程上難以突破,其實並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因為沒辦法在保證現有良率的情況下造出來,造一批就賠一批。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晶片製造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良率是90%,但是經過幾千道工序之後,良率就變成了負數,當然,這麼算肯定是不恰當的,很多比較簡單的工序良率可以達到100%,但是問題在於,在按照萬分之幾的良率都會造成大量成本浪費的現代工業體系當中,這樣的良率是根本沒辦法形成成本優勢的。
英特爾之所以十幾年如一日的擠牙膏,咬死14nm工藝,等到臺積電都已經開始搞5nm、3nm了,英特爾的晶片也僅僅只是達到10nm工藝,是英特爾沒有技術實力搞5nm、3nm嗎?並不是。
&n工藝已經相當成熟,哪怕是14nm工藝也就可以達到跟臺積電5nm差不多的水平。
&n這樣更先進的製程技術上,英特爾沒有辦法保證良率,保證不了良率就意味著無法保證利潤,英特爾是一家商業公司,追究的自然是效益,哪怕是製程被碾壓,英特爾依舊可以透過擠牙膏,不斷推出新產品,來獲得利潤。
臺積電的厲害在於,它不僅能夠突破製程上的工藝水平,還能再突破新制程後不久,就把良率提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這也是臺積電能夠一路逆襲的主要原因。
沈浪很清楚,以燭龍晶片的現有資源,暫時是沒資格走臺積電的路子的,所以只能走其中一條技術路線。
就在沈浪陷入沉思時,張汝金緩緩嘆了口氣說道。
“梁總工說得有道理,燭龍的技術路線的確要先定好,這些年中芯國際雖然在晶片製程上一路突飛猛進,實際上,良率控制卻一直遠遠遜色於臺積電,這也是當初龍芯3號一度很缺貨的原因,在45nm製程上,我還有很多技術上的難題沒有突破,可惜......唉。”
可惜的是他只能被迫離開中芯國際,以此來換取中芯國際保留的一顆火種,作為中芯國際的締造者,張汝金可以說把自己的愛都放在了它身上。
沈浪沉思良久,說道:“我覺得咱們最好還是不要好高騖遠,先把基礎的東西吃透了,再去突破製程比較好,而且現在國產光刻機、蝕刻機的上游產業鏈也需要時間去做技術突破。”
光刻機的技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沒有之一,即便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光刻機生產商阿斯麥爾也無法獨立生產光刻機。
一臺光刻機所需零部件就多達十萬個,其中像軸承是由瑞典設計和製造的,鏡頭是由德國蔡司公司生產的,鐳射裝置是由日本設計提供,可以說一臺光刻機是集結了全世界所有最尖端的公司中最尖端的產品組裝而成。
而國產光刻機只能靠自己,因為這些尖端科技是被禁止向內地企業提供的,就算是想搞反向研發都做不到,只能一點點摸索。
而且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光刻機的生產環節,要知道光刻機是有眾多公司提供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的,阿斯麥爾其實也很難把握其中的一些技術引數。
所以阿斯麥爾跟它的客戶始終保持著很緊密的聯絡,在生產中,晶片廠商會把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反饋給阿斯麥爾,而阿斯麥爾再結合自身技術儲備進行分析,究竟是哪裡除了問題。
如果是鏡頭的精度不夠,阿斯麥爾就會督促德國蔡司公司提供精度更高的鏡頭,如果是鐳射裝置光源射線不穩定,阿斯麥爾就會督促日本公司改進光源裝置。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整個晶片產業之所以能夠在2000年以後突飛猛進,就在於這種產業上下游的緊密聯絡,而國內光刻機之所以進度遠遠落後,一方面是我們真的落後了很多,需要時間去追趕。
一方面則是,國產光刻機沒有很好的下游產業鏈來支撐它發現一些技術上的問題。
而沈浪的燭龍晶片一旦走上穩紮穩打的技術路線,必然會對各項細節進行深度推敲,從而幫助整個晶片工廠的上游產業改進自身的技術水平。
當然,這麼做的代價就是晶片製程上的落後,現在魔都微電子的光刻機最高也只能支援130nm製程,而阿斯麥爾已經可以生產32nm的光刻機了。
這樣一來,燭龍晶片就無法迅速拉進跟主流晶片廠商之間的製程差距。
這就好比一個差生,即將面臨高考,現在擺在沈浪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重頭開始打基礎,這樣一來高考的時候有很大可能會落榜,一個則是不管技術,死命做題,賭高考的時候會壓到做過的題型。
見沈浪選擇了後者,梁孟頌暗暗鬆了口氣,他其實最怕的就是沈浪好大喜功,不管不顧的衝擊高階製程,這樣一來,別說是一百億人民幣,就算是一百億美金都不夠燒的。
在梁孟頌看來,做晶片最要緊的就是保證製程良率,只有這樣才能拿到更多訂單,獲得更多技術積累,就好像武功高手在突破之際,內地一點點湧向任督二脈,只要內力足夠雄厚,總有一天可以突破。
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精進,基礎沒大好,就很有可能走火入魔。
確定了技術路線,接下來張汝金又介紹了他看中的幾處晶片工廠選址,整整一天,沈浪他們都沒有離開房間,還是梁孟頌的妻子送來飯菜,他們才不至於餓肚子。
轉過天,幾人就開始按照各自商議的分工去籌備,梁孟頌也去了工程師公寓那邊找他們聊天,同時把昨天商議的結果告訴他們。
工程師們得知情況後,也都安下心來籌備對晶片工廠上游產業的調研。
------題外話------
小夥伴們,這一章查了很多資料,所以來晚了,不是鴿了,不是鴿了,不是鴿了,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雖然現在只有一更,不過鴨蛋也不會隨便敷衍,會用心寫下去的,小夥伴們不用擔心,也感謝小夥伴們一如既往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