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投入時代的浪潮(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這,就是沈浪的機會。
&nerica。”李學林熱情的給了沈浪一個擁抱。
沈浪看著李學林日益增長的體重,不免有些替他擔心:“你是不是該鍛鍊一下了?再這麼下去對健康是有影響的。”
李學林聞言嘆了口氣:“是該鍛鍊鍛鍊了,以前我以為是米國的食物讓我發胖,結果去年把老婆接來,每天在家裡吃,還是長胖。”
沈浪笑罵道:“這回我親自給你找個魔鬼健身教練,不把你瘦成一道閃電我就不給他工錢!”
“啊,不用了吧?”李學林的哀嚎聲響徹機場。
上車之後,沈浪揉了揉有些發脹的眼睛,這種跨越大洋的長途飛行實在是太耗費精力了,緩解了一會兒,沈浪才對李學林道。
“這次我來的目的之前已經跟你說過了,你跟橋水基金約好見面時間了嗎?”
李學林嚴肅的點著頭:“已經約好了明天上午十點會面。”
沈浪只是點點頭,沒有再說話,開始在車上閉目養神。
進入李學林事先開好的酒店房間,裡面已經有一群人在等候,見到李學林立馬站了起來,沈浪衝他們擺擺手。
“客套話就不用多說了,直接開始吧。”
這些人都是李學林請來的翻譯,示意他們按照沈浪所說的做。
於是,一個個開始拿起各種米國金融機構的報道開始唸了起來,沈浪的英文口語還不錯,但是看這種專業性比較強的文章就差點意思了,而且米國人的書寫跟閱讀習慣也不同,不是在米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讀起來也會很彆扭。
雖說沈浪知道次貸危機的泡沫一定會被戳破,但是瞭解米國金融市場也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次為了籌措到更多資金,他將手頭上大部分的股份都質押出去了,一旦出現差池,這些年的努力基本就算是白費了。
所以,沈浪不得不謹慎行事,他知道的只是一些大勢,畢竟沒有親身經歷,此時投入到這股歷史大潮中,其實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一直到晚上十點鐘,沈浪才把這些翻譯打發走,然後悶頭躺倒在床上。
再次睜開眼已經是第二天上午八點鐘了,當沈浪出現在酒店餐廳的時候,李學林已經在等候了。
二人簡單吃了點東西后,就開始往華爾街趕。
作為全世界最富有的金融中心,華爾街已經成為財富的象徵,說句不誇張的話,華爾街打個噴嚏,全球金融市場都要感冒。
這裡也成為資本的天堂,在這條街上哪怕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職員,手裡說不定都握著上億美金的投資額度。
比較有意思的是,橋水基金總部並不在華爾街,這裡只是橋水基金的分部,其實在08年次貸危機之前,橋水基金並不算很有名。
一直到次貸危機爆發,橋水基金才一舉成名,在一眾虧得要倒閉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當中,成為少數幾家能夠逆勢賺得盆滿缽滿的金融機構。
當然,跟沈浪這種仗著先知先覺偷雞的人不同,橋水基金靠的是實力,一般來講,像對沖型基金的平均壽命都只有四年,但是橋水基金卻可以屹立四十年不倒,可以證明其能力。
沈浪跟李學林被前臺帶到了一間會客室,差不多十分鐘之後,一個身材高達的白人老頭走了進來。
“沈先生、李先生,歡迎你們的到來,我是達利歐。”白人老頭顯得很熱情。
沈浪跟對方握了握手:“能夠見到橋水基金的創始人,是我的榮幸。”
落座之後,達利歐寒暄道:“沈先生,我聽說過你的事蹟,現在很多華爾街投資人都在討論,你什麼時候會走向納斯達克敲鐘,我想你的股票一定會很受歡迎。”
沈浪一副很有自信的模樣,侃侃而談:“當然,我肯定會來的,而且這一天已經不遠了,米國股市是全世界網際網路人的夢想,不是嗎?”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套,沈浪早就練出來了,李學林甚至能從他的表情裡看到一絲嚮往。
果然,達利歐聞言對沈浪印象大好:“說得沒錯,這裡就是世界財富的中心。”
寒暄過後,達利歐正色道:“沈先生,我聽李先生說你這次來是想要將一筆資金委託給我們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