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正式發售(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演示,黃樟手上的魅族m6電量已經降到了20%,跳出了提醒充電的提示,這一幕也被不少人發現。
一個媒體記者就舉手提問道:“黃總,你們這款產品電量消耗也太快了吧?是不是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續航的問題?”
任何移動端產品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續航,因為使用者在戶外充電是非常不方便的,很多膝上型電腦廠商為了獲得更好的續航表現, 甚至會在膝上型電腦拔掉電源後,自動將螢幕解析度、cpu算力等一系列引數下調。
&n6在最初演示時,電量是幾乎滿格的,僅僅兩個小時就用掉了80%的電量,這樣的續航表現,顯然並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長時間戶外使用。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時, 黃樟不慌不忙的笑了笑,緊接著又一位工作人員送上了一個托盤。
在場的記者一個個都伸長脖子想要看清托盤上究竟是什麼,黃樟已經從托盤裡將東西拿在手裡。
那是一個長方形的白色物體, &n6差不多大小,稍微要厚一些,除了正面的一個指示燈外,並沒有任何按鍵,也沒有螢幕,這讓現場眾人有些疑惑,開始猜測這玩意是幹什麼用的。
黃樟見狀笑了笑,又從托盤上拿起一根usb連線線,usb接頭插在白色物體上,另外一頭則是插在了魅族m6的充電介面上。
&n6顯示屏上亮起了充電的圖示,這一情形著實驚呆了眾人。
“這玩意可以給移動裝置充電?”
“這.......不就是塊大號電池嘛?”
其實在場的大多數人一看就明白充電寶的原理,但是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居然還可以這樣解決續航問題,很多時候, 科技往往就是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之前,抓耳撓腮想破了腦袋就是想不出來, 捅破了就會發現,原來這麼簡單。
也正因如此,天才的構想才會受到人們的追捧,此時充電寶的構想就讓在場所有人眼前一亮。
&n6跟充電寶舉起來,供大家觀看。
“其實,我們在設計之初也在糾結這個問題,是犧牲一部分魅族m6的多媒體或者上網功能,保證續航,還是給使用者更好、更自由的體驗,我們也在搖擺。”
“一開始我們的方案是用更大號的電池來解決,為此,我們給這款魅族m6配備了1200毫安的大電池,但是正如大家見到的那樣,即便是容量如此大的電池,依舊無法滿足魅族m6的續航,最後,還是在沈總的提議下,我們研發了這款充電寶。”
“4000毫安的電池容量可以將這款魅族m6三次充滿,這個解決方案雖然算不上完美, 但也是我們目前為止, 能夠想到唯一能夠同時保證使用者體驗和續航的方案。”
現場響起一片掌聲,不少媒體記者已經在整理筆記了,原本以為這場釋出會很無聊,沒什麼值得報道的,沒想到藏了這麼多黑科技。
等到掌聲平息,黃樟繼續道。
“釋出會開到這裡也已經到達尾聲了,也到了我們最後公佈結果的時候,這款魅族m6的售價究竟是多少呢?”
說著,黃樟轉過身,看向後面的大螢幕,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到大螢幕上。
後方的幕布畫面一轉,一組金燦燦的立體數字開始浮現。
&n6零售價僅為2999,同時為了回饋廣大使用者,我們還準備了多種套餐,第一項套餐,魅族m6+聯通30g網絡卡零售價僅為3099,第二項套餐,魅族m6+4000毫安充電寶零售價僅為3199,第三項套餐,魅族m6+30g網絡卡+充電寶零售價僅為3299!”
&n6的售價的確不便宜,2006年接近三千塊的售價不是一般工薪階層捨得消費的。
但是如果對比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高階機型動輒四五千來說,魅族m6的售價卻又很便宜,最重要的是功能強大,除了不能打電話發簡訊之外,多媒體更上網功能已經直逼膝上型電腦。
&n6的定位很巧妙,它既不是手機,又不是膝上型電腦,同時在功能上又秒殺當前所有的掌上電腦。
而且如果購買套餐三,全部落地也才3300不到,還是很划算的,可以省去好幾百塊。
黃樟隨即又宣佈。
&n6可以線上下多個渠道購買,此外,線上,我們還跟淘寶進行了合作,可以直接在我們的魅族淘寶店直接網購下單。”
&n6的工程機之後,就愛不釋手,在錄製贏在華夏節目期間,也特意讓蔡崇薪跑去找到黃樟,說服他將一部分魅族m6放到淘寶銷售,黃樟在詢問過沈浪的意見之後,也就答應下來,蔡崇薪也答應會在淘寶首頁給魅族m6為期一個禮拜的首頁廣告。
釋出會進行到這裡也算是圓滿結束了,在現場的掌聲中,黃樟微微躬身完成謝幕。
陳雲集拉著弟弟陳天石的胳膊豪情萬千的道:“將來我一定要站上那個舞臺!”
胡威武也激動的握住沈浪的手,感慨道。
“沈總,現在我終於明白你的底氣從何而來了。”
沈浪也沒有矯情笑著對胡威武道:“胡總工,你不懂市場,我不懂技術,咱們之間的合作,才是天作之合!”
“哈哈,說得好,沈總你放心,下一代產品,我們一定能用上自己造的晶片!”
胡威武之所以有如此自信,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移動端晶片的設計工藝沒那麼複雜,以他們的技術積累,一兩年內,不說拿出國際一流水平的晶片,製作一款附和星辰系統需求的晶片,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製造端,中芯國際已經在張汝金的帶領下攻克了45奈米的晶片技術,這已經是當前的國際水平了,產能上,中芯國際也是除了臺積電、聯電之外的第三大晶圓生產廠商。
然而,沈浪卻知道,並沒有那麼簡單,臺積電早就對中芯國際恨之入骨,很快就會發動訴訟戰,中芯國際獲得的一些國外技術也會被限制使用,頂多三四年中芯國際就會被臺積電拉開差距,之後就再也追不上了。
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