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求伯君有些猶豫,金山毒霸在蠕蟲王病毒剛剛爆發時就已經在研究怎麼修復了,江民防毒的技術實力一直是三家最差的,瑞星剛剛走了技術核心劉敘,也是實力大減,按理說金山是最有希望,第一個解決蠕蟲王病毒的。

但是,有360安全衛士的威脅在,求伯君又不得不跟這兩家聯盟,如果三家鬧翻,最終便宜的只有360安全衛士。

“那,萬一要是姓沈那小子趁這個機會率先解決了蠕蟲王病毒呢?”求伯君沉著臉問道。

汪江民不屑的撇撇嘴:“哼,咱們這段時間讓‘突擊隊’加大攻擊頻率,讓他們無暇他顧不就好了?”

王新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沒錯,姓沈那小子攏共就三十多人,他還能比咱們快?”

求伯君心裡暗罵,看這二位的默契程度,明擺著是事先串通好的,不過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答應,否則這二位要是撤走,他連牽制沈浪的人手都不夠了。

見求伯君妥協,汪江民跟王新相視而笑,頗有些得意,卻沒有發現求伯君眼底裡閃過一絲殺意。

包間裡的氣氛重新變得融洽,汪江民也頗有些感慨的道。

“姓沈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咱們三家合在一起,這麼沒日沒夜的攻擊,愣是沒有攻破他的防火牆。”

求伯君則是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是啊,這小子的確是個人物,可惜,我給了他機會,他非要跟咱們站在對立面。”

王新心裡暗暗腹誹,好在沈浪沒有答應,要不然瑞星在防毒軟體市場前三的位置,恐怕就不保了吧?

又聊了一會兒,三人就各自散去了,作為把控內地防毒軟體市場近十年三大巨頭,他們很清楚,要想獲得更多的付費使用者,早日解決病毒帶來的威脅才是首位的。

就在網友們被蠕蟲王病毒折磨得欲仙欲死時。

時間來到了陽曆2004年1月1日,元旦節。

這一天,青年報發行了最新一期的報道,作為一份日發行量超過五十萬份的報紙,青年報的影響力可遠不止如此。

而在這一版青年報的副刊【青年人物專欄】上,赫然就是林記者對沈浪的專訪文章。

文章一開始介紹了沈浪作為一個小鎮青年是如何一步步考上211大學的,樹立了一個刻苦學習,憑藉知識改變命運的人設。

隨後又介紹了沈浪是如何在金融公司,第一天實習就獲得轉正機會,並且在工作三個月之後就完成了跨行業的升遷,妥妥一個憑藉能力走上人生巔峰的勵志形象。

說實話,這篇文章看得沈浪都臉紅,不得不佩服林記者拿筆桿子的功力。

最後則是沈浪跟林記者的一系列問答,很明顯這是上頭有意宣傳網際網路行業,要把沈浪打造成新一代網際網路創業者的標誌了。

沈浪不由感慨:果然年輕就是好,出名要趁早。

青年報的主要受眾是機關部門,要說這篇文章能引起轟動肯定是不可能的,關鍵是經過青年報的報道之後,其他媒體紛紛開始轉載,連帶著之前新聞釋出會的一些新聞也被重新翻了出來。

沈浪知道自己“火了”,還是三天之後他接到一個電話,是大學室友焦陽打來的,開口第一句就是:浪哥,你火了啊!

隨後沈浪還接到了大學時期輔導員的電話,居然要邀請他回母校演講,弄得沈浪不知所措,只能以最近太忙沒時間為由婉拒了。

回母校演講?別鬧了,那不是大型社死現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