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傳藝(第2/2頁)
章節報錯
姜老話畢,開始緩緩舞動手中的大槍,同時還不忘說出槍法中的重點。
月棍,年刀,一輩子槍。
這話的意思就足以表明槍是最難以掌握的,僅僅是搬、扣、刺這三個動作,不下苦功都很難練得正確。
姜老舞動手中的大槍,搬、扣、刺、抽、打、砸、劈、戳、挑、撩,各種技巧都在給李牧演練。
“打人千萬,不如一紮,古代戰將,騎著高頭大馬,手持大槍,人力、馬力、槍力,三力合一,衝入敵陣,擊殺敵將如探囊取物。”
姜老一槍扎出,空氣中竟隱隱出現毫光,破空聲響徹耳畔,如飛龍在天,威勢無窮。
這一擊看得李牧如痴如醉。
就算他現在虛空煉體術小成,被這一槍刺中,身上恐怕也得出現一個血窟窿。
一槍扎出,姜老手中的槍再次舞動,這次槍頭不斷搖動,就像是一條伺機而動的毒蛇,吐著信子,只等獵物露出破綻,發動致命一擊。
經過姜老的講解,李牧知曉這是槍搖頭。
搖頭,指槍尖被抖成一個圓圈。
槍若發揮威力,需要將最基礎的搬、扣、刺三個動作一氣呵成,這三個動作迅捷完成,槍尖便會被抖成一個圓圈。
能夠做到這一步,槍法就算是有了一定的基礎。
正所謂,圈為槍法之母,圈抖得圓、快、小、生風、槍才能刺的有力、突然、讓敵人防不勝防。
接著,姜老手中的大槍招式再變,化作一條游龍在黑夜中飛舞,釋放著凌厲的殺機。
槍作游龍扎一點。
槍若想殺敵,需明白虛實之道,讓敵人捉摸不透,絕不能直來直往。
槍尖傷敵,槍桿也要配合槍尖抖顫,讓大槍化作一條蜿蜒前進的長龍,不僅有刺的力量,還需有上下左右磕、劈、崩、滑的力量,讓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威力也更強。
經過姜老的講解,李牧對槍術也更加了解。
“五步斷魂槍傳承久遠,隋唐時期就已經存在,後世能與之碰撞的槍法,也只有岳家槍、楊家槍、陰符槍。”
“岳家槍、楊家槍、陰符槍都是從戰場上演化的槍術,其實槍就是拳,拳就是槍。”
“脫槍為拳,形意拳是岳家槍演變而來,八極拳則是吳鍾所創,吳鍾創作八極拳之前也是練槍的,曾經憑藉一杆大槍,三破少林寺。”
“練槍其實也是練一個狠勁,勇往直前的氣勢,普通人提著刀敢往人身上砍,但是拿杆槍,卻不一定敢往人身上捅,因為扎人會鬧出人命。”
姜老講解的很詳細,甚至說了很多關於槍的淵源,李牧一直在虛心聽教,被一代槍王指點,這機會可遇不可求。
“牧小子,現在你來練練槍術。”
姜老將手中的烏黑大槍丟給李牧,讓李牧熟悉槍術,他在一旁指點。
李牧身影未動,單手一抄,直接將烏黑大槍拿在手中。
數十斤重的精鋼大槍,在李牧手中如同木棍。
將大槍握在手中,猛的一甩,單手握住槍把,平舉胸前,紋絲不動。
單憑這份腕力,就非一般人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