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書友說主角年齡太小了,什麼都不能做。

我只能說呵呵!

只所以把主角年齡設計這麼小,也是想著把內容更貼近現實,並且為了以後升職方便,才這樣做的。

從電影的世界開始,網上誕生了一大批關於港綜的小說。

只是這麼多小說都不可避免的牽扯一個問題,那就是主角在警隊的升職。

香港這個城市,可能是因為殖民地的原因,把警察級別弄的繁瑣無比。

從普通警員、高階警員、警長、警署警長、見習督察、督察、高階督察、總督察、警司、高階警司、總警司、警務處助理處長、警務處高階助理處長、警務處副處長、到警務處處長(一哥)竟然有十五個級別。

相比內地,級別多的太多,這讓底層的警察很難爬上去不說,還有很多人以為警務處處長地位很高,相當於內地的部長。

其實從香港的組織結構來看,香港警務處的位階相當低,最多是副省級城市的公安局局長,甚至還不如。

因為內地的公安局局長好多都是副市長兼任,而香港警務處上面還有這麼多人管著。

從工作範圍更能看出,香港警察所承擔的任務,也遠沒有一個地級市公安部門那麼繁重和複雜。大陸公安要打擊犯罪,還要維護社會和諧,有時還要扶弱助困,比如消防部門。

而香港警察就單純的多,只需要“依法辦案”即可,不會有人叫他們必須做“人民的兒子”。

相比內地,香港警察更像軍隊,只負責本職工作,和平穩定時期甚至連經費都受到其他部門的約束。

甚至,香港警察的警銜也能和部隊對應。

普通警員、高階警員、警長、警署警長相當於軍隊的普通士兵和士官。

督察,這個在香港電影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角色,其實就是尉官,相當於部隊的正副排長和正副連長。

警司,這個聽起來好像很大的官,警隊高層,其實就是校官,放到部隊就是正副營長,總警司相當於團級。

至於警務處助理處長、警務處高階助理處長、警務處副處長、警務處處長相當於師級幹部。

這點從金錢帝國就能看出,被雷洛打臉的警務處處長,在軍隊的軍銜只是上校。

說這麼多,還是迴歸升職問題。

和平年代,政府部門的升職不比軍隊。

軍隊講究能者上庸者下,特別戰爭年代。

以我黨為例。

紅軍時期軍官升職是最快的,二十多歲的師長、軍長比比皆是。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來部隊發展快,從幾千變成幾萬幾十萬需要大量軍官。

二來,就是殘酷的戰鬥,讓軍官甚至高層軍官損失厲害。

網上,有人開玩笑,要想爬的快,除了自身有能力,還需要你前面沒有人擋路。

升職最大的是斯大林格勒,據說一個士兵是要活過一天就是班長,兩天就是排長,三天就能當連長,因為連裡只有你一個人,一週後你就是營長。

紅軍沒有這麼誇張,但也……

很多開國將軍,投身革命一年,就從新兵變成連長,不說他多能打,而是因為運氣好,是連裡為數不多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