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詐屍(第2/3頁)
章節報錯
亭外的學子都直勾勾的看著那個玉扳指,眼中盡是垂涎之色。
要知道,高品大儒有儒家真氣傍身,他們的貼身之物真氣久經薰陶,亦非凡品。
對於他們這些個學子來說,乃是大有裨益之物。
而且文人重名,若是在座的學子能夠寫出一篇名動文壇的詩詞,到時候與東坡先生接了這香火情,對於他們而言,那也是受用不盡呀!
東坡先生蘇子詹常年居於官場,並沒有收徒,若是能透過一篇文章入了他的法眼,說不定就可以成為了他的關門弟子。
試想一下,若是有了一個正二品觀察使的老師,那他們在大周官場豈不是可以橫著走?
“學生仰慕東坡先生久矣,今日願作詩一首,送別先生。”
一位錦衣華服的少年郎走了出來,舉手投足時,身上的美玉白環叮噹作響。
張載看著臺下之人,扶須笑道。
“此人是我的學生,韓立林,頗有幾分才氣。”
東坡先生微微一笑,示意韓立林開始作詩。
待韓立林一首詩吟罷,東坡先生蘇子詹臉上的笑意越發深刻。
顯然,他對韓立林的詩詞非常滿意。
有了韓立林的暖場,其他學子們也是紛紛不甘示弱,想要在東坡先生面前顯露一番。
不過,韓立林的頭篇詩詞並沒有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之後的詩詞要麼是詞不達意,要麼是對仗不夠工整,根本沒法與韓立林的那篇詩詞相比,只能說是幾分狗尾續貂。
聽到這,張載也是有些惋惜的說道。
“自從大周科舉改革之後,愈發重視策論,詩詞歌賦的比重反而是越來越低,而學子們為了功名,只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策論上,對於詩詞歌賦的學習也就鬆懈了許多。”
蘇子詹也是點頭應和,有些擔憂的說道。
“若是長久以此,怕是我大周詩壇將就這樣衰敗下去呀!”
說著說著,三人都是感傷起來。
自從大奉武帝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千年來,儒道在三教九流之中一直處於正統地位。
然而大周立國,皇室為了加強君主集權,開始對於扶植各方勢力與儒家制衡,欽天監也是孕育而生,儒家的實力亦大不如前。
作為儒家的領頭人,他們也不會坐視教派就此衰敗。
若是真的這樣,他們將會成為千古罪人,遺臭萬年,而作為愛惜羽翼的文人,他們自然不想如此。
“唉!”東坡先生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何必再提此事,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
韓立林也是將一切盡收眼底,從折柳亭上三位大儒的表情上來看。
他知道,這次的頭名自己已經十拿九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