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得到機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鍋裡舀了一瓢熱水倒進瓷盆,把幹香菇放進熱水泡軟,然後洗乾淨切末。瘦肉切末,放少許酒和蔥茉伴勻。然後加熱油鍋,下香菇末、肉末翻炒至熟。再把介菜洗淨,焯水後切末。待米粥半熟時就放入香菇和肉末,等粥熟後再放入介菜末,散入一些薑絲。放入適量的鹽,考慮到老人的口味偏淡,所以劉沁放入的鹽比平常的略少。
在等粥熟的這段時間,劉沁快速地整治了三道菜,一道是粉利炒臘肉,一道是萵筍肉片。最後一道是白菜雞蛋濃湯。話說這粉利是南方這邊的特產,尤其以桂林粉利最出名。製作的過程也挺簡單的,用上好的大米細磨成漿,搓*揉成小圓柱狀,蒸至八成熟就取出來晾乾,也可以放進清水裡泡著就成了。
粉利在冬天可以留一個月這樣,但要記得常換水,如果天氣太冷的話,在煮之前用熱水泡泡,等它軟了再切來煮,吃時切成條狀。臘肉炒粉利是一道美味的菜,炒時配上芹菜蔥蒜,真是色鮮味美、香滑爽口啊。
等劉沁把這頓飯菜整治出來的時候,太叔婆已經驚訝得眼睛都大了,她從來都沒有這麼失禮過,但她真是太吃驚了。雖然還沒有償過這幾道菜,但光從她熟練的炒菜技巧,以及菜色和香味,她就知道這幾道不錯,完全不像一個小女孩做出的,就是她可能也沒法做得比她更好。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她是完全不敢相信這幾道菜是出自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的手裡。
太叔婆緩緩地轉過頭,問坐在她右側的侄女。“你家小沁,做菜做了多久了?”
劉奶奶挺了挺胸脯,笑眯眯地說:“不久吧,以前不怎麼做菜的,就是近年來她爸媽不在家她才開始做的。”終於也有一個人嚇到了,一開始她吃孫女做的菜的時候,也是驚訝得不行。如今看來,孫女腦子就是靈活,學起東西來就是快啊,哈哈。
太叔婆看到她侄女那自得的樣子,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啐道:“小樣,得意個啥勁,又不是你自個做的!”
“哼哼,這是我孫女做的!”劉奶奶撇了撇嘴,繼續一臉與有榮焉地說。
以前她小時也是這麼和叔婆打屁閒聊的,但自從自己十六歲嫁人後就一直是一本正經的樣子了,兩人的關係也漸漸地不那麼親密了。想不到幾十年過了,老了反而越來越像小孩了,哎。
把兩位老人“護送”回客廳後,劉沁一人來回幾趟,總算把幾道菜和那鍋粥和一鍋飯給端進了大廳。把菜擺上桌子,兩個鍋放在了特定的地方,劉沁才坐下。這桌子是方桌,正好,一人坐一面。
“老頭子,來,償償這粥怎麼樣?”太叔婆催促坐在自己右手邊的老伴。
太叔公依言償了償,然後笑著說:“這粥味道清香鮮美,不錯。”最重要的是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做粥的人挺細心的。
太叔婆神秘地笑著問:“老頭子,猜猜是誰做的?”
太叔公聞言看了她一眼,然後就看向劉沁,徑直問道:“這粥你做的?”
如果自己老伴沒問自己這個問題,他倒是猜不出是誰做的,但她問了,那就有八成機率是這個外孫女做的。
劉沁笑著回答:“是啊。”
太叔婆再接再厲:“其實不光如此哦,還有這菜也是小沁做的呢。”她都償了償,味道真不錯,挺合她的口味的。老頭子的口味和她差不多,應該也會喜歡這幾道菜吧。
相處了半天,她個人是非常喜歡劉沁這孩子的,聰明伶俐,長得又好,又懂事又孝順。她知道自己老伴還待考察,所以她想幫幫這孩子。況且光看眼睛就知道這孩子是個正直的,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長大了。這孩子必定不會太差,而且這孩子的基礎也好,很適合學醫。再者兩人看起來還尚且年輕,但兩人的年齡都不算小了,哪還有那麼多時間挑挑揀揀的哦,指不定哪天眼一閉腿一蹬就去了,到時就徒留遺憾了。
其實太叔公又何償看不出自己老伴在委婉地幫外孫女說話?但他找個徒弟不光為了傳承衣缽,更多的方面是想找個可靠孝順之人,等自己百年之後尚能照顧自己的老妻,所以他才會考慮在本族裡找,而且最好是有血緣關係的。如此一來,即使自己去了,這徒弟念在自己親戚一場乃至師徒一場的份上,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妻子。
這外孫女的條件倒是差不多符合了,但問題就出在她是女兒身這點,但不是他重男輕女,但如今的世道如此,他是怕真到了那一天,如果她爸媽反對,就算她孝順又怎麼樣,胳膊還不是擰不過大腿?到時萬一真是這樣,那麼他恐怕地死不瞑目吧。
不過如今償了她做的菜,清淡而不失鮮美,入口即化,倒是費了一番心思的,可見是個有孝心的。也罷,這半年來多教她點東西,然後再觀察觀察,如果真的不錯,那麼收下也是美事一莊。
不過想起他還有一個侄子,也就是謝芬的弟弟謝永春,覺得應該知會他一聲,到時順便和他商量一下,能不能讓他一個兒子回來跟他學點中醫,如果能的話,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