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海上(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兩百五十四章海上(上)
“不錯。”江涵握了握拳頭,似是在說服自己:“陛下走的是海路。”
葉明淨是否走了海路,他不能確定。但他只能這麼說。受時間和人手的控制,他無法奢侈的開多條線路,幾方搜尋。他必須選準一個方向,將不多的好鋼用在刀刃上。
孫承和告訴他,他們應該相信陸詔。陸詔和陛下都是聰明人,說不定就想到一塊兒去了。
放屁江涵忍了又忍,最終將咒罵吞進肚裡。對於孫承和在某一方面的實心眼,他是無可奈何了。雖說他們兩人都和東陽候府有姻親關係。但對於陸詔,他的看法和孫承和可不一樣。
同殿為臣,誰和誰又是能真心相信的。他們幾個能這樣,那是從小長到大的情誼。陸詔是半道來的,能是一回事嗎?
可在這件事上,他除了海路如今卻也別無選擇。只能祈禱上天垂憐,保佑他賭贏一次。
“你們從海路搜尋。”他面上一派沉著,似成竹在‘胸’:“從登州入海,反方向在海上搜尋。這樣一來,只要陛下走的是海路,就一定能碰上。”
海風吹拂,斗笠下青紗飛揚。
葉明淨站在海邊,貪婪目視遼闊的大海。看看遠處正和人談判的計都陸詔二人,‘唇’角一勾,摘掉斗笠。用臉部的面板去呼吸帶著‘潮’水味的涼風。
陸詔先到幾天,已經聯絡上了當地海船走‘私’的地頭蛇。只不過為了效益最大化,一艘船必須等裝人裝貨,裝的**不離十才能出航。
什麼?你說可以多‘花’些錢包船?哈哈那你就等著被搶劫到連‘褲’子都不剩吧。
都是做生意,靜海縣人經過多代魂血,其思維已經和夏人很不一樣了。他們崇尚彪悍勇猛,你若是想多‘花’錢得到特權,對不起,他們會認為你是在侮辱他們,找‘抽’當然,他們也不會和錢過不去,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搶光了你。一般來說,因著這種原因被搶的商人,只能自認倒黴。沒人會指責當地人不收信用。尊重民族習慣嘛,誰讓你用錢侮辱了人家呢?
當地人只接受一種特權。即武力至高者可享有特權。比如說你是一方霸主,武功奇高。那麼,你可以享受到部分特權。
這是漢人文化和韃靼文化多年融合產生出的特有文化。如果是純正的韃靼人。他們壓根就不會做什麼走‘私’海運生意。直接搶光每一個客商、每一艘船才是王道。而若是純粹的漢人,想法又不一樣。必定是和氣生財、周到服務。有錢賺幹嘛不做生意?
這是陸詔在此地逗留多日,觀察探訪得出的結論。他還推測,若是將來漢人、韃靼人、魂血有了合法開放的貿易往來。很可能會因為這類不同的思維習慣造成糾紛。韃靼人做生意勢必做不過漢人。可他們會動拳頭。就算一時武力鎮壓了,也經不起人天天來鬧事鬥毆不是?那麼很有可能,最終得益的,或者說可以調和矛盾的,是這些魂血。
諸如此類的推演還有很多。陸詔將一路走來的民眾繁華、生活習‘性’、文化區別等等都記在了腦海裡。只等著回去後記錄整理出來。
葉明淨不得不佩服他。陸詔的成功雖然有其投機取巧之處。但他在做實事的時候,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絕對遠超常人。換句話說,他的成功是他應得的。
這本厚厚的資料一旦誕生。日後邊關貿易、兩國外‘交’、海上營運,甚至擴充套件疆土都離不開其中的知識。畢竟,在這個‘交’通不便、通訊閉塞的時代。能行走域外,考察異國資料,是千萬中之難得。陸詔身為有志內閣的官員,他考察的方向也更有針對‘性’。遠非民間零散記錄可比。其實用價值難以估量。
不管陸詔在進取之心上有多功利。葉明淨都無法否認他是一個稱職的官員,一個目光長遠、能挑重擔的官員。
這樣的人,是不該因其瑕疵就埋沒的。更何況,若是換個男皇帝,那些都算不上是瑕疵。
葉明淨將目光再次投向不遠處說話的幾人。一個明顯是領頭模樣的絡腮鬍子大漢,估計就是當地走‘私’地頭蛇的負責人。此時正一臉和氣的對著計都說話。也是,這裡崇尚武力。為了避免麻煩,計都保留了六分的實力。即便是這樣,所展示的實力在當地人看來也屬於英雄好漢之流了。
武有計都威懾,文有陸詔談判。出海回家的這一路安排,她可以把心放進肚裡。
又過了片刻,那方談妥了。絡腮鬍子等人離去。計都和陸詔走回她身邊。
“再過五天就可以出發了。”陸詔的聲音很平靜,“表妹跑出來這麼久,家裡人一定急壞了。”
“急是要急的。”葉明淨重新戴上斗笠,不急不慌:“只要不出‘亂’子就行。外面有什麼新訊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