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二章科舉新計劃

廣平八年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年,朝堂政局平穩,新政在河北、西北兩地試點型進展順利。廣平九年初始,葉明淨不忙著在其他佈政省司推廣新政,而是繼續穩固那兩地。兵政制度,卻是開始全國推廣了。

各地布政司及駐軍總兵將當地的情況一一上報。各家勳貴都保舉了自家的年輕人參與兵政改制。其中,武成伯府的顧維麟,就被派到河北去了。

廣平‘女’帝葉明淨似乎是不緊不慢的一步步推進她的改革。廣平九年的‘春’天,她又提出了一項新舉措。重新開召武舉。時間和文科舉一樣,三年一次。今年先籌備著,明年和文科舉一同開召。

新兵政的全國改革、馬政的推廣、武科舉的再度興盛,同時昭示著一個資訊:大夏皇朝將著力發展軍事力量。

一個國家強盛不強盛,看的無非也就是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其中經濟是最最根本的基礎。凡是經歷過華夏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學生想必都在歷史書上學過這句話: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其次是軍事,有錢沒強兵,那就是一隻任人打劫的‘肥’羊。具體案例可以參照南宋。最後,是文化。只有繁衍出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才有了根,有了生命力,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綿延不息。

大夏皇朝如今已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自然該發展軍事。而培養軍事力量雖說很費錢。可一旦用好了,扣除大筆基礎建設後,只要調配得當,它和經濟發展反而會相輔相成。至於文化什麼的,葉明淨自認在左鄰右舍間大夏已經超前許多了,尤其是政治學、社會學和哲學,一枝獨秀髮展到都快畸形了。還不如先停一停,給各類自然科學讓讓道。

於是乎,除了再度召開武舉外,文科舉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葉明淨沒有動‘春’闈的打算,她將目光投向了秋闈,也就是低一層次的舉人。

舉人這個身份,真正說來,其實有些不上不下的尷尬。他和‘春’闈高中的進士、同進士不一樣。他們在身份上雖說脫離了平民,成為了‘士’。可以免除一部分田稅,可以見官不跪,也有了做官的資格。然而終究因空缺官位稀少(進士、同進士們還分不過來呢),大部分都沒有實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沒有特別的‘門’路,舉人基本上也就是在家收田租過過小富居家生活,努力培養下一代繼續參加科考(非得考出個進士來不可)。

葉明淨看中的就是他們。這些舉人,有過關的文化學識修養,大部分都很年輕。是一批潛在的資源。‘浪’費是可恥的。葉明淨認為,既然享受了免稅的待遇,就該為國出力。閒在家裡做地主怎麼行?她將目光投向了一些著重技術含量的官位上,如:司法系統的大理寺官員、刑部小官、通判、推官等等,財務系統的戶部官員,工程系統的工部各司郎中。這些職位,她計劃按照品級高低排列。分出一大批六、七、八、九品的職位。這些官位的任職者,必需進行專業技術加試,考生資格放寬至有舉人功名即可。一旦透過加試,則以專業考試名次安排官職。

葉明淨的打算就是:沒希望考上進士的舉人們,你們改行吧。別死盯著文科了。改學工科、理科、財務專業吧。大夏朝需要你們。

學會偷懶的她,只寫了個大概的計劃,就召集了內閣、翰林院、六部高階官員。將計劃一丟,讓他們自行完善。一個月後拿出成品計劃書給她稽核。

官員們一時間全懵了。六部尚書比較輕鬆。禮部、沒他們什麼事。兵部,則本來就和文官系統沒啥關係。工部、刑部、戶部,只要負責自己部‘門’專業下的那一塊就行。吏部就比較麻煩了。除六部直接領導系統外,其餘全國各類大小官職它都需統計出來,分‘門’別類。哪些是管刑偵的,哪些是管錢糧的、哪些是管河務的。這類六、七、八、九品小官們又該怎麼進行專業考核,如何考核等等。繁瑣之極。

內閣和翰林院的任務又不一樣,他們的著眼點要放在高處,從大局全面計劃這項新政。繁瑣之處也‘挺’多的。

內閣首輔大人林珂的臉‘色’‘唰’的就白了。他和當年的方敬一樣。身上兼了個吏部尚書的職位。這回完了。吏部啊全國的六、七、八、九品官該有多少?還有內閣自己的計劃書。想到這裡,林珂恨不得能暈過去。他怎麼就兼了個吏部尚書呢?

禮部尚書嚴守正的面‘色’最愉快,幾乎要幸災樂禍了。遙想當年,從黃庸行提議過繼宗嗣開始,禮部就沒過過幾天安穩日子。什麼立太‘女’、選卿、選後,哪一件變故不是禮部尚書做出頭椽子身先士卒?一時間,禮部成了最倒黴的衙‘門’。現在好了,天下大定。禮部終於恢復成清閒衙‘門’的傳統了。他閒閒的在一邊看熱鬧,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葉明淨可不管那麼多。官員嘛,就是得像老牛一樣的使喚。他們忙的天昏地暗最好。下頭的官員忙,上頭的皇帝才能清閒啊再者,一旦忙起來,也就沒心思管東管西了。

這可是一項大改革,幾乎可以說是顛覆了科舉取士的小半壁江山。然影響也是可怕的,在士子中絕對會引起巨大爭議。畢竟,此項舉措一旦實施。那些於四書五經上天賦有限的學子,都會轉而攻克雜學。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葉明淨道:“朝廷缺的不是官員,是各項專業人才。西北那頭牧場興旺、羊‘毛’紡織已逐漸成大規模之勢。另外,以西域新城為中心,正逐步向外蠶食。新打下來的地方要建設吧?樹要種、河要挖、戰俘要管理,貿易往來要算賬吧?其他地方也是一樣。朕不需要書呆子。朕要的,是能做實事的人。”

她要的,是藉著新土地上的新城市,實行改革後的政治體系。到時新舊對比,孰優孰劣一目瞭然。民心所向,再以新替舊,就要容易許多。林珂等人試探道:“陛下,原有六品以下官員是否不動?”

葉明淨輕笑一聲:“你們將各類六品以下官職的職務、職責都擬一份表上來。到時朕再和你們討論,看哪些是必須置換的,哪些是無需挪動的。對了,舊有官員若是某項業務有專長,也可自行申請專業科考。調動專長對口官職。”

下方的朝臣幾‘玉’暈倒,這動靜也太大了。於光愷出言進諫:“陛下,如此一來,舉國官吏動‘蕩’,只怕會有出漏。”

葉明淨微微點頭:“朕知道。這事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你們先將條陳擬出來。咱們分步段進行。朕剛剛說的,只是最後全部完成時。若要開始改革,自然還是先安排試點一步步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