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杜憫(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百零九章杜憫
烏衣巷遺址裡的遊客很少,他們這一群人多勢眾,看著很打眼。薛凝之只轉了半圈就看見了。
眾人這時也看見了薛凝之,他身邊跟著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面‘色’虛白,一看就有不足之症。
“大哥”杜忱一口喚出了來人的身份。薛凝之也笑著道:“可是巧了,我和杜兄在書肆英雄所見略同,看中了同一本書。結果一‘交’談才知大家都是熟人。”
陸詔笑道:“真真是巧,我也是見著承和的背影認出他的。大家能在這金陵府相遇,可是難得的緣分。”
“正是。”薛凝之給杜憫介紹了葉明淨等人。笑著問陸詔:“……秋闈都是去年的事兒了,你怎麼還在金陵?”
陸詔道:“我家的祖宅就在江對面的廣陵,中舉後便一直住在那裡。金陵府這兒有三叔置下的宅子,兩位表哥剛好遊學至此,詔便盡地主之誼,招待一二。”
“表哥你中舉了?”孫承和耳尖的聽見重點,眼睛一亮,“恭喜、恭喜你怎麼沒去京城參加今年的‘春’闈?”
陸詔‘露’出一個謙和的笑容,道:“再等幾年,我的學問還不行。對了,既然人都到了,咱們找個地方坐下說話吧,這時辰也快到晚膳時間了。”
葉明淨贊同:“此事甚好。”
眾人移駕酒樓,找了個清靜的包間。
幾人排了一下齒序。杜憫二十有二,最為年長。杜忱、薛凝之、蕭曼同為十八,杜忱月份最靠前。然後是十七歲的陸詔、十五歲的杜婉和同樣十五的孫承和。最年幼的則是化名嶽金的葉明淨。
薛凝之的興致特別高昂,落座後就不停的誇讚杜憫學識好,見解新穎。‘交’談幾句後,大家瞭解到,和陸詔、杜忱這兩位去年新出爐的舉人不同,杜憫十五歲中舉人,是衡陽一帶有名的神童。
葉明淨驚訝的表示佩服:“杜大哥真是厲害。可你怎麼沒繼續考進士呢?”
杜憫溫和的笑了笑:“我自幼便身體不好,當年鄉試剛離開貢院大‘門’就昏倒了。母親嚇壞了。大夫說日後不可過於勞神。會試九日八夜,以我的身體是怎麼也熬不過去的。”
說這話時,他的表情雲淡風輕,就像在說什麼不相干的人一樣。
薛凝之和孫承和立刻大呼“可惜”,薛凝之當即表示,願意介紹名醫:“杜兄,你和我回京城吧,京城太醫院有不少名醫,小弟都可以替你請來。”
杜憫笑著搖頭。薛凝之還想再勸。陸詔開口道:“大表哥小的時候和舅舅去過京城,二叔特地請了太醫院何院使給瞧過。何院使說,這是胎裡帶來的弱症,只能慢慢調養。”
太醫院院使何長英一手醫術據說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只是近些年不大出診,就連葉明淨生病都沒讓他出過手。薛凝之聽到這裡方打消了念頭,再三可惜。
杜憫豁達的一笑:“不然。憫不覺得可惜。既然天不‘玉’我去朝中做官,我便在鄉間做個閒散之人又何妨?世間道路萬千,條條都有美景。無須可惜。”
葉明淨眼睛一亮:“杜大哥,你真這麼想?”
“自然。”杜憫不是隨便說說,他的眼睛裡有一種看遍千山萬水的明澈。
接下來的‘交’談中,葉明淨就發現杜憫學識淵博。他的腦子就像一個龐大的知識儲存器,談論到任何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快速調出大量資料文獻。幾乎他看過的每一本書都能通背如流。不管是四書五經還是旁藝雜學。而且他的思維還非常敏捷,在別人剛想到答案一的時候,他已經將後續二、三、四都考慮清晰了。
這人的智商絕對超過130。多麼完美的基因。而且,他身體不好,不能勞神。‘性’情還很豁達。這樣的人…… 葉明淨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那邊,孫承和對著陸詔不依不饒的質問:“……為什麼不去京城參加‘春’闈?”
杜忱笑著接話:“這是家父的意思。家父說我和表弟缺乏歷練,考舉人無妨,進士卻欠缺了些。還是再歷練三年的好。”
葉明淨下意識的瞥向陸詔。這人竟能再忍三年?
陸詔朝她微微一笑,語帶雙關的道:“正是。陸詔雖不才,也知凡事量力而行。”他端起酒杯,對著葉明淨舉起:“嶽公子,陸詔在遺址時唐突了公子,在此以酒賠罪了。“
葉明淨注視了他一會兒,慢吞吞的端起酒杯:“區區小事。陸兄無需掛懷。”
兩人喝乾一杯。杜憫低聲詢問杜忱是怎麼回事,杜忱小聲說了撞人事件。杜憫眉頭微微皺起,分別看了陸詔和葉明淨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