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英當上了掌門以後,整個武當派風氣煥然一新。

從前的仇敵何氏兄弟整日惶恐,他的舅舅餘時仲已經不在武當了。沒有人慣著他倆肆意妄為,為非作歹。

俞樂對何氏兄弟也不同往日,動不動就吹鬍子瞪眼。

那措辭不堪入耳,比問候父母都要難聽。

武當派不是避難所,不養閒人。

何氏兄弟也明白這個道理,比武招親、掌門繼承戰沒有一次成功。

或許俞樂高看了他倆,不該對其委以重任。

有時候期望值越高,失望值也越大。

俞樂有個傻兒子,名為俞儀。整天不務正事,只知道和新來的師弟稱兄道弟。

大家都知道俞儀智商不高,所以把他當做小孩子一樣看待。

何氏兄弟得勢的時候沒少背地裡欺負俞儀,並樂此不疲。

現在他倆反悔了,想要拉攏其他弟子,重新鞏固他們在武當的地位。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沒人願意和何氏二人來往。

唯一希望是和俞儀搞好關係,把之前的不愉快一掃而過。

二人以為俞儀是個傻子,覺得這事比較好辦。

誰知,早有師弟給他提醒,何氏二人吃了閉門羹。

現在,二人身在武當,如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想來武當派不留人,兩兄弟只好離開武當。

張懷英也沒有挽留,像棄子一樣將其丟棄。

成王敗寇,歷史是成功者書寫的。

天下形勢風雲變幻,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數年後,張懷英聽說在子午谷兵敗,被押送到北平處以極刑。

英雄末路當磨折,有人成為新一代闖王。

同時,顧妮當上了新一任武林盟主,在峨眉山講授盟主的修煉課。

天下英豪齊聚一堂,太嶽派、廣廈派、千和派掌門都都齊了,就差武當派掌門。

盟主多次給書函張懷英,暗自認為他是武林盟主的好苗子。

沒想到的是,張懷英多次拒絕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