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十六歲那年,欽天監定了封后大典的時間。

恰好,是在圓圓生日那天。

此時已經滿滿已經親政,笑面虎一個,平時笑眯眯,可是手腕卻一點兒都不柔和。

在團團和圓圓生辰的前一個月,正趕上端午節。

孩子們都成了大小夥子了,全都聚到了北城的小院子。

曾經,是秦晚詞帶著團團圓圓滿滿三個孩子在這裡,後來加了苗苗和朵朵,如今,熱熱鬧鬧的,一個院子都裝不下了。

地部直接將中間的院牆開啟。將兩個院子合二為一。

當初那個小小的遊樂場還在,只是有點兒小了,連歲歲年年都不進去玩兒了。

只有秦晚詞和莫予書的小女兒沁沁,還在裡面玩兒的不亦樂乎。

朵朵追著家裡的兩個小的跑,苗苗則是剛剛嫁人,一身婦人的裝扮,一會兒盯著朵朵家裡的兩個,一會又要看著沁沁不要搗蛋。

蘇卿昱和程安柏兩個,在莫予書面前還有些不自在,跑前跑後的忙碌,生怕莫予書那一個眼神兒掃過來,他們就能大熱天的打個寒顫。

滿滿圍著圓圓轉悠,歲歲和年年跟著團團則是在院子裡侍弄院子裡的菜,蹭的臉上手上都是土。

朵朵家裡的兩個更小一點兒,跑累了,就被圓圓拉著洗手。

莫夫人一直笑著坐在院子邊兒,看著熱熱鬧鬧的孩子們,而莫予言,則是窩在書房,賬本都看不過來。

秦晚詞坐在院子裡的鞦韆上,莫予書在後面一下又一下子的輕輕地推著。

“一眨眼,孩子們都長這麼大了。”秦晚詞感嘆,“當時在溫泉邊兒上遇到幾個孩子的時候,他們才這麼大。”

說著,自己在腿邊兒比劃了一下。

“哪有那麼小,就是和朵朵家那個小的差不多的年紀麼。朵朵家的跑的多好,那會兒滿滿還不怎麼會走呢。”

這時,滿滿忽然湊了個大腦袋過來:“莫爹爹,你又在編排我當初不會說話,還走不穩當路!”

如今不但穩當了,嘴皮子也利索,在朝堂上,就是那些靠嘴皮子當官兒的御史們有時候都吵不過他。

圓圓在一邊兒,笑盈盈的:“娘,東西都準備好了,我來做。娘和叔父喜歡什麼口味,我多做點兒。”

端午自然是要包粽子。

秦晚詞從鞦韆下來,拉著莫予書到廚房前面:“我們來做,你們愛哪兒玩兒哪兒玩兒去,別搗亂。”

準備好的鹹鴨蛋,蛋黃凝固,黃油晶瑩欲滴,沙沙的口感正是感人的時候。

糯米在蘆葦葉裡打底,然後將整顆蛋黃和五花肉放進去,穀物的樸素、植物的清香,彰顯蛋黃的濃郁和厚重。

鹹蛋黃的粽子做好了,又做了灰鹼粽。

稻草燒灰,溶於水中,這樣,會使稻米更粘軟,卻不會粘在粽葉上。

之後又做了蜜棗粽,豆沙粽,甜蜜蜜的。

想了想,又做了豪華的鮑魚海鮮粽。

裡面加了鮑魚、乾貝、魚膠、香菇、竹笙和板栗。

滿滿的都是乾貨。

秦晚詞將粽子葉放好,莫予書將各種食材放進去,然後手腕輕轉,一個個小巧的粽子就成型了。

等都煮熟了,秦晚詞把粽子都分好:“有甜有鹹,去給太尉府,丞相府以及御史大夫府裡都送上一些。”

然後和鉉舞說道:“做法帶到作坊去,端午了,也賣上一波兒。”

天氣也暖和的很了,午膳的時候,大家都沒進屋子,而是在院子裡擺好了桌椅,一大家子都圍在一起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