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朱元璋微微一笑,“咱這些日子看倭國的訊息,發現他們有個徵夷大將軍,這個安排很有意思。”

“徵夷大將軍?就是架空國主的幕府?”

朱元璋微微點頭,笑道:“放在大明,肯定不是這樣了……咱想以老四的勇武智謀,替大明徵討蠻夷,一統宇內。然後讓老大守家,看住咱們的基業,你說如何?”

徐達怔了怔,連忙道:“上位這麼安排,自然是好的,只不過他這個徵夷大將軍,要徵哪個夷啊?”

朱元璋眨了眨眼睛,毫無疑問,這事要問張希孟了。

就這樣,張希孟也被叫了過來,聽完老朱的設想,張希孟笑了。

“主公,這要找蠻夷,那可太多了……但是臣以為並非每一次的蠻夷,都需要討伐。”

老朱笑道:“請你過來,不就是討論這事嗎!總不能大明之外,舉世皆敵吧?”

張希孟一笑,“主公聖明……這些年的開拓探索,我們已經初步弄清楚了,那些僻遠的大陸,遠離文明,發展程度太低,基本上刀耕火種,還有許多使用石器,非常落後。對大明也沒有什麼威脅。針對這些地方,我們應該採取懷柔的措施,武力為輔,循序漸進,把他們納入華夏文明體系當中,並不需要太過費心思。”

“真正需要提防征討的,無非是這麼幾處……河中的帖木兒,他的勢力快速膨脹,又挨著西域,必須征討。其次就是奧斯曼,這個國家鬥志昂揚,地盤很大,勢力膨脹更快,不容小覷。其三,就是曼努埃爾提到的西歐,雖然他們也十分落後,但是不斷的征戰,讓他們擁有很強大的武力,不容小覷。”

老朱聽完,略沉吟,就大笑道:“按照先生這麼說,放眼向西,除了拂林國,其實都可以算作蠻夷了?”

張希孟微微點頭,確實如此。

整個西方世界,還真就是東羅馬值得高看一眼,驚歎東羅馬和大宋一樣的遭遇,還有小強一樣的生命力。

朱元璋微微嘆息,“先生,要是這麼說,老四的敵人可是不少啊!”

張希孟點頭,“能者多勞,而且臣有個設想,如果僅僅以大明之財力,絕難支撐燕王,完成如此壯舉。”

老朱一笑,“先生有何高見?”

張希孟道:“如今安南基本平定,如果順利的話,可以南下爪哇,然後向天竺進軍。”

朱元璋心中一動,“天竺?就是唐僧取經的地方?”

“嗯,確實沒錯,天竺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論起財富,不比中原之地差多少。如果能拿下天竺,近水樓臺,以天竺的財力,支撐大明兵馬,向西攻佔埃及等地,然後和拂林國聯合起來,北上滅掉奧斯曼,向西討伐歐洲,全都得心應手,順理成章。”

坤輿萬國全圖,早在三年前,就掛在了朱元璋的書房,張希孟,徐達的書房裡,也都有一份。他們時常觀察海外情況,早就心裡有數。

因此徐達道:“張先生,天竺那個地方我看過,確實是一馬平川,水熱優越,物產豐富……但不知道張先生準備怎麼下手?還是以均田為主?”

聽到均田倆字,張希孟連忙搖頭了,別開玩笑了,在三哥那地方均田,找死也不帶這麼玩的。

因此張希孟就簡略介紹了一下情況……像是安南、倭國、高麗,這些地方都是儒家文化圈子,在這些地方推均田,絕對有跡可循,會有人支援,而且是瘋狂支援。

可是到了三哥那邊,事情就非常麻煩了。

他們相信的東西,和儒家文化圈子全然不同。

雖然儒家也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還是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可是到了三哥這裡,人家當真是把這條路走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