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真是明軍中人,對此應該十分熟悉,張口就來。

但問題是他遲疑了好半天,彷彿第一次看到一樣。

“這個,這個確實是軍中的規矩,只是我,我離開軍中好幾年了,有些記不清楚。”

張承天頓時瞪大眼睛,笑出聲來。

“俞本,你連最重要的軍規都記不清楚,卻敢說自己如實記錄國初的事情,信誓旦旦汙衊魏國公他們,信口雌黃,用在你身上,最恰當不過了!”

俞本臉色驟變,不復最初的從容。

張承天毫不客氣,繼續追問。

出了突破口,就不能放過。

經過了一天多的審訊,張承天打著哈欠,從房間出來,抬頭仰望天空,頓覺這世界的荒唐。

俞本的軍中身份,居然還是假造的!

他是從過軍,但是對不起,追隨的是元軍。

後來他逃回家鄉,害怕追究,就謊稱自己是紅巾軍的。後來乾脆以明軍自居。

他這人讀過書,能寫會算,也能講故事,鄉親們還挺喜歡聽的。他就漸漸越說越離譜,稱自己是朱元章的護衛,參加過若干次主要的戰鬥,立過不少功勞。

是因為澹泊名利,這才返回家鄉的。

鄉親們知道的不多,都把他當成英雄。

後來俞本就覺得他能幹點更大的事情,比如他可以靠著這個身份,招搖撞騙,出去做生意,大賺一筆。

只可惜生意沒有那麼容易,俞本一下子就虧了,而且還欠了一大筆錢。

他走投無路,想起自己會講故事,就打算寫點什麼,賺點外快。

但是很可惜,也沒人願意用他。

事實證明,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是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的。

俞本就拿出了自己老兵身份,甚至還假造了告身,然後靠著他的一張嘴,果然把對方忽悠住了……隨後他就以熟悉軍中事情的皇帝護衛身份,開始撰寫文章故事。

老百姓對於這些訊息,都挺感興趣的,一來二去,俞本有了點名氣,也把欠款還上了。

日子終於有了起色。

按理說,事到如今,皆大歡喜,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可是隨後有人找上了他,請俞本撰寫一些國初的事情,寫一本,就像是三國演義那種。

俞本最初是拒絕的,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寫長篇還是有些為難。

但是架不住人家給的錢多,而且還提供了不少資料,讓他參考。

就這樣,俞本鼓足勇氣,開始寫這本名為《明興野史》的書,在他剛弄出來的時候,就有教化部的人找到了他,你起這麼個名字,想要寫大明的歷史,你是何居心?

這下子把俞本嚇到了,連忙收回,不敢出版了。

但是很快找他的人又來了,他們鼓搗著,把書名改為《紀事錄》,隨後又開始傳播,先是蘇州、杭州等地,隨後輾轉,連應天都出現了。

最初俞本還挺高興的,以為自己快要比肩羅貫中了。

就在他得意洋洋的時候,訊息傳來,有人要抓他。俞本嚇得魂不附體,連忙逃跑,他離開應天,去了好幾個地方,最後到了松江,打算向海外跑。

只能說天網恢恢,還沒等他跑,就被拱衛司給抓了回來。

張承天理清楚這些經過之後,也是很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