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心想要飛天的陶成道,輸給了一個五城兵馬司的老兵……而這個老兵最初的想法,也不過是登高望遠,能俯視整個應天城,及早發出預警,調集水車,避免火災蔓延。
像是應天這種,百萬人口級別的超大都市,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哪一個解決不好,都會出問題。
比如食物,飲水,還有汙水排放,全都需要投入大氣力,才能解決。
另外就像消防這種事情,也是很可怕的。
由於應天普遍都是平房,只要富貴的人家,才能建造小樓。
老百姓在房舍周圍,大量堆放木材。一些街區衚衕的道路又窄,因此一旦失火,就會迅速蔓延。
所謂火燒當日窮,多少人家,都會敗在火上面。
絕對不可以馬虎。
這幾年,平均算下來,每年應天的火災數就有大幾百次,死於火災的人員,少則上百,多則二三百,損失非常慘重。
因此應天城中,也非常重視防火,比如每個街區,都要挖掘水井,設定汲水點,有些人家,還要在院牆下面,準備一排水缸,隨時撲滅明火。
可即便如此,也很難說每一次都能防住。
五城兵馬司,就有上千人,專門負責防火,每年都有兵丁被火燒死……
知道了這些,也就明白了老兵發明熱氣球的初衷。
就是想提前預警,減少損失。
而且他的靈感來源,也是火場的出生入死,他發現每次著火,升騰的熱氣,會把灰塵,薄紗,吹上天空。
每年因為放孔明燈,也會產生火災,而孔明燈又是靠著火焰燃燒,帶來的熱氣飛天……或許就是一種提示。
把孔明燈做得大大的,人坐在裡面,就能飛上天空,站在空中,就能觀測應天城中的情況,哪裡出現了煙火,立刻提前預警,通知下面的人。五城兵馬司立刻出動核實……
老兵的熱氣球試驗成功之後,立刻用在了消防上面。
首先,將龐大的應天城,分成八個街區每處都安排一個熱氣球,升到空中,居高臨下觀察。
一旦發現火警,趕快用旗語通知下面的人。
下面的人就近通知五城兵馬司,兵馬司根據火勢情況,安排人員,決定調撥人員水車數量……
這套系統推出之後,立刻取得了奇效。
由於站在高處,看得清楚,調撥人員得力。
三個月時間裡,就提前撲滅了上百次火情,足足三個月,沒有軍民因為火災喪命。
這個熱氣球預警系統,立刻得到了追捧。
蘇州,杭州,揚州,乃至北平等地,全都引進過去,而且很快出現了一大批生產熱氣球的作坊。
發明熱氣球的老兵,也很順利得到了三十萬貫的獎金。
只不過他並沒有要這筆錢,而是把錢捐給了歷年犧牲在火場的弟兄,他依舊只是個五城兵馬司的普通老兵,推著水車,在街上忙碌。
或許唯一的不同,就是在他的胸前,額外多了一枚大明功勳獎章。
也正是這枚金燦燦的獎章,讓老兵變得與眾不同起來。
哪怕京城最高階別的勳貴,遇到了他,也不敢隨便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