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廠出現,大批的勞動力從農村進入了城市,大明朝的市民數量,迅速暴漲。

這可不只是從一地到另一地,換個住處那麼簡單。

因為即便張希孟在朝的時候,主張打擊宗族勢力,遷居豪強,把世家大族幾乎掃蕩一空。但農村社會,依舊是個熟人社會。

什麼叫熟人社會?

那就是彼此認識,沾親帶故,坐在一起閒聊,總會找到共同的親戚,哪管八竿子打不著,也能攀上一點關係。

既然有點關係,就不能做得太過分,有好些事情,就能在鄉村解決掉。

比如分家析產,這就是有一般流程的,幾個兄弟,把親

戚請過來,讓大傢伙見證,通常都能處理差不多。

只有那麼爭議很大的,才會鬧到官府。

又比如說大傢伙都很熟悉,小偷小摸一類的事情,就會少很多。

畢竟一旦被發現了,不用三天,三親六故,全都知道,瞬間社死,那滋味可不好受。

結果進了城市,環顧四周,全都是陌生人,根本不認識。

失去了忌憚,加上初來乍到,生存艱難,掙的錢也少,就有過不下去的情況,眼下也沒有掃碼支付,全都用現金交易。

因此出現小偷小摸,一點也不意外。

就在去年的時候,張承天甚至偵破了一個小偷學校。

這是一個很有格局的故事.....一個姓馮的老賊覺得自己一身本事,光是一個人做事,效率太低了。

他也該廣開山門,多收弟子,幹出一番事業來。

日後好青史留名,被後人敬仰,就像太師那樣!

用心良苦,只不過這位忽略了自己的教學內容,他一個傳授偷技的人,還想青史留名?最多刑法留名!

這位說幹就幹,還真物色了二十幾個年輕人。

不得不說,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有太多的漏洞,也有太多的人,無所適從,只能靠著這些上不得檯面的手段謀生。

老馮把他們帶到了城郊,在一座廢棄的倉庫裡,開始了訓練。

要想從別人的手裡,迅速那點東西出來。

要具備兩樣本事,第一必須手速要快。

一鍋沸騰的熱水,丟下去一塊石頭,要瞬間拿出來,還不傷面板,這才算初步合格。

而接下來的專案,那就更值得下功夫了,就是識人,或者說尋找下手的目標!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一件事比前面的更重要。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速度練得再快,也有失手的時候。同樣的,哪怕你速度再慢,也有粗心大意的倒黴蛋。

所以說關鍵不是你的本事多好,而是找到行業痛點,精準把握,一擊必殺。

就比如一位前輩,他在一家綢緞行前面轉了三天,發現這家生意不好,掌櫃夥計都心不在焉。

他特意挑了一個炎熱的中午,也沒什麼生意,掌櫃和夥計都在打盹兒。他迅速進去,偷偷從貨架的角落抱起了兩匹絲綢,而後猛地砸在了掌櫃的面前。

把掌櫃嚇了一跳,正要發問,這個賊先說了,“外面出了車禍,我剛搶到的,五十貫,收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