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上面講群龍無首,吉!現在的朝局,其實挺好的,比我那時候好!」張希孟說著,突然提起手裡的釣竿,一尾鯽魚,飛到了手裡。

張希孟大喜,「釣了這麼多天,總算是開張了!」

張承天險些哭了,現在才開張,您老人家忙活什麼呢?這不是存粹浪費時間嗎?

張希孟不管這些,釣上了一條魚,他心情大好,也開啟了話匣子……「其實我很樂見眼前朝堂的爭論,不論是蹇義等人的主張,還是胡儼等人的反對意見,我覺得都有道理,也都是謀國之言。」

張承天想哭了,「爹,您老就別和稀泥了,說點有用的吧!」

張希孟正色道:「我說他們都對,可不是在和稀泥。其實他們講的,正好是秦漢兩朝的選擇,非常有借鑑意義。」

張承天想了又想,終於道:「爹,那您老能仔細說說不?」

張希孟笑道:「我們常喜歡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但是容易在哪裡,難在哪裡,就沒多少人說的清楚了。始皇帝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從此之後,似乎大一統的格局就奠定了,再也沒逃出這個框架。似乎華夏大地能夠統一,功勞都在秦始皇身上,這麼講,其實並不公允。甚至有些欠妥當。」

張承天低著頭思索了一陣,突然道:「老爹,你的意思,秦朝是打天下,漢朝是守江山?其實漢朝比秦朝更不容易?」

「至少需要相提並論,放在一起。」張希孟笑道:「秦朝一統天下,頒行郡縣制,十幾年的功夫,就造成了六國百姓,紛紛造反,這又是什麼原因?是六國貴族反叛嗎?」

張承天的學問也不算太差,他很快搖頭,「六國遺貴說到底還是順勢而為罷了,根子上還是六國百姓不喜秦法所致!」

張希孟笑道:「為什麼不喜秦法?」

「為什麼?」張承天怔了怔道:「秦法殘酷嚴苛,老百姓受不了。」

張希孟笑道:「是嗎?我對你們兄弟要求也挺嚴格的,你們怎麼就受得了?還有秦國百姓就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他們怎麼受得了?」

「這個……」張承天被問住了,無奈道:「爹,您老人家指點。」

張希孟一笑,「這有什麼好睏惑的,說白了,就是習慣了而已!」

張承天大為驚訝,竟然這麼簡單?

他愣了好一陣子,思忖再三,似乎真有道理啊!

秦朝自從商鞅變法,到始皇帝統一天下,中間隔了多少年呢?

一百三十五年!

期間經歷了六位秦王,算上始皇帝,足足七代人。

你當秦人就那麼喜歡商鞅變法嗎?

笑話,要是真的那麼歡迎,商鞅也就不會死了。

秦人也是反反覆覆,花了好長時間,才適應了秦法,爆發出一統天下的偉力。

始皇帝統一天下,推行秦法,各地出現叛亂,甚至在始皇帝駕崩之後,推翻了秦朝……張承天反覆思量,突然一拍大腿,驚呼道:「我懂了!」

張希孟哼道:「你叫嚷什麼?我還要再釣一條呢!」

張承天可不管老爹釣魚,自顧自道:「孩兒真的懂了,其實陳勝吳廣起義,包括繼之而起的項羽劉邦,應該視作對秦法的反撲,只不過上一次反撲,是商鞅被殺,這一次是秦朝滅亡,時代不同,表現不一樣,但是結果是相同的!」

張希孟哼道:「真的相同嗎?」

「也不完全相同,雖然商鞅死了,但是他的變法繼續存在,可秦朝滅亡,秦制就有崩塌的危險……我懂了!我真的懂了!是漢高祖繼承了始皇帝事業,原來滅秦之人,保證了秦法,有趣,真是太有趣了!」

張承天眼睛冒光,頗有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