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敗了,大明走向河中,超越盛唐,問鼎天下的最關鍵一步,就這麼成了。

對於大明朝的君臣百姓來說,都有點意料之外。

冠軍侯確實厲害,但能如此不動聲色,就除掉這個最大敵人,冠軍侯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難不成咱們冠軍侯用兵如神,神勇無敵,像是關老爺一樣,策馬奔騰,直入萬馬軍中,砍下了帖木兒的腦袋,然後得勝而歸?

幾乎一剎那,就有人按照斬顏良誅文丑的模式,來吹捧冠軍侯了。

只不過隨著更多的訊息傳來,這一戰的詳情越來越多,朝堂之上,終於明白了冠軍侯的佈局。

大傢伙也不得不承認,此時的冠軍侯用兵,和一個人真有些相似,這人就是太師張希孟!

誰都知道,張希孟不擅長軍事,但是哪怕徐達常遇春都承認,他們鬥不過張希孟。

將中無人比得上常遇春,帥中無人趕得上徐達,但是將帥之上,還有一重境界,那就是真正的軍事家,總體戰的大師。

毫無疑問,張希孟就是這個級別的人物,佈局謀篇,天下第一。

冠軍侯追隨張希孟多年,又多次領兵,他一直追逐的就是張希孟的境界。

而這一次,冠軍侯確實做到了。

誰能想到,冠軍侯在河中和帖木兒對峙,另外一方面,卻派遣人員,去聯絡金帳汗國。

沒錯,就是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

此時的金帳汗國已經不復當初的盛況,剛剛被羅斯擊敗,迅速崛起的帖木兒帝國也威脅著金帳汗國的安全。

曾經誰都打不過的蒙古鐵騎,如今誰都打不過。

冠軍侯摸準了蒙古人的脈,不斷派遣使者前往,甚至在連續兩次失敗之後,冠軍侯還是不改主意。

他派遣馮國勝,繞道直插高加索地區,透過展示武力,終於和金帳汗國取得了聯絡。

但是接下來雙方的溝通並不順暢。

主要的問題在於金帳汗國,他們認為大明推翻了元朝,又滅了北元,和他們是仇敵。金帳汗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幫助大明。

不過馮國勝很快判斷出了金帳汗國真正的擔憂。

他們害怕大明滅了帖木兒之後,會繼續攻伐他們。

所以金帳汗國同時也在溝通帖木兒,希望雙方講和,能夠共同對付明軍。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很危險了,包括朱樉、朱閫,還有幾位將領在內,一起建議冠軍侯,果斷出擊,不能寄希望金帳汗國,萬一他們都聯合起來,大明的處境就不妙了,甚至會重蹈大唐覆轍。

面對著內外質疑,冠軍侯表現出了一個傑出將領的戰略定力。

讓當下的蒙古人同心協力,那是做夢!

大明急攻,彼等或許還會合兵,但若是按兵不動,這幫人勢必相互攻伐,陷入內亂。

事實證明,冠軍侯的判斷非常精準。

帖木兒垂涎金帳汗國的地盤,不願意割讓土地講和。

幾乎與此同時,金帳汗國還面臨著羅斯的反攻,西線不斷丟失土地。

而就在這時候,又一個關鍵的變數被冠軍侯拉了過來,那就是奧斯曼帝國!

鬼知道冠軍侯用了什麼手段,居然能把奧斯曼變成大明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