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1/2頁)
章節報錯
秉承旨意?
難道是朱元章的意思?
李善長偷眼看了看朱元章,下一秒老李又哭了起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老臣承蒙天恩,才有今日,如今陛下想要老臣去死,老臣願意一死了之。只求上位保重!”
這個老李,算是要把無賴進行到底。
朱元章看在眼裡,忍不住呵斥怒罵,他可不管這些。你看張希孟對李善長有那麼點憐憫,氣急敗壞的朱元章,卻是不會有的。
“李善長,你要是真活得不耐煩,咱現在就送你走,功臣宿將,咱也不是沒殺過!你這顆白頭,說砍了也就砍了,不要跟咱倚老賣老!老不要臉!”
面對朱元章的這幾句話,李善長老臉慘敗,當真不敢反駁,頭顱也低垂下來,心怦怦亂跳。他知道朱元章不是在開玩笑。
但是李善長也很遲疑,按照道理說,老朱不至於這麼絕情,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他一時還想不通。
張希孟看在眼裡,心中感嘆,老李到底是上了年紀,腦筋轉不過來了。
“李兄,像高麗這種地方,近在遲尺,拱衛北平,位置極端重要。說到底,還是納入大明版圖比較妥當,也方便控制。”
李善長眉頭聳動,確實,高麗離著太近了,而且又是漢代故地,朱元章為了國勢超越漢唐,這些地方肯定是要併入的。
一句話,唐朝有的地方,咱大明要拿下,唐朝拿不下來的,咱也要拿下。
有了這個目標,高麗絕對無法例外。
只能說當初李善長貪圖便宜,討了高麗這塊地方,但是他卻沒有想過,經營熟了,老朱是肯定要收回的。
所以才要抓他的一招之錯。
印刷貨幣的漏洞,張希孟早就看出來了,結果江楠還主動配合,聽了老李的建議,然後張信又有如神助,就抓住了漏洞,大發利市……這裡面的故事有多少,還真不好說。
所以說張希孟沒有真的要抓李善長,甚至還幫他脫罪,反正只要把高麗交出來就行。
有些事情,咱別談論太多,不然大傢伙面子上都不好看。
這是張希孟的心思,老朱也應該明白一些,但是這一次朱元章突然發作,似乎動了殺心,也頗讓人意外。
“李善長,高麗自然是要併入大明,咱更要告訴你,別想著配合他們逃避稅賦,轉移財產,咱的朝廷就靠著財稅養活,誰敢動這個心思,只要咱還有一口氣,就不會答應!”朱元章冷哼了一聲,“李善長,你該慶幸,這次還只是盤算,沒有真的做!假如那個張信真幹了,也確實轉移到了高麗,你瞧著咱不砍了你的老狗頭!”
李善長嚇得魂不附體,額頭冒出了冷汗,確實不是開玩笑的,朱元章和別的皇帝的確不一樣。
其實大多數皇帝對下屬臣僚貪汙,不是那麼在意。
甚至有些官員專門貪汙自保。
愛財就不會貪權,一個貪官汙吏,估計也沒法學王莽,取而代之。
所以不論漢唐,都有些名臣貪墨,天子一笑了之,甚至還能傳為美談。
但是到了老朱這裡,這事就行不通了。
咱牢牢掌控大權,誰也別想拿走一分一毫。
對待貪官汙吏,咱也不會有半點客氣。
你們明面上貪財,實則是對百姓敲骨吸髓,而大明又是以百姓為根基,說到底,還是敗壞國家根基。
甚至由於這幫人的存在,久而久之,才把一國的根基弄得千瘡百孔。
蒼蠅不叮無縫兒的蛋,王莽也不是一天兩天練成的。
甚至可以說,如果當時官吏都能像王莽那麼清廉,沒準就沒有什麼王莽篡漢了。
所以對於老朱來說,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放過貪官。
敢敗壞財稅,損害國家根基,更是不會客氣。
你李善長的脖子,遠遠沒有那麼硬!
“老臣,老臣知道了。多謝上位恩典,老臣稍後就把高麗交出來,併入大明,然後就回鄉安居……落葉歸根,老臣也沒有什麼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