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家子弟不能融入這個圈子,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皇室會被排除在外,

朱元璋坐了整整一夜,在他的面前,放著幾張考卷,老朱就這麼死死叮著,甚至連馬皇后都給打發走了。

朱元建需要仔細思量這件事情,從皇家的利益上,好好權衡,到底要怎麼辦才好

而相應的,張希孟一手抱著張承天,一手牽著張庶寧,心滿意足,返回了家裡,

在他們的屁股後面,還跟著一條尾巴

沒錯,正是蒸王朱棣,他跟著過來了。

“那個張先生,我,我手藝好,我烤孔雀,我給伱們當廚子。"

張希孟笑了,"既然如此,那就辛苦蒸王了。"

朱棣連忙道:“不辛苦,不辛苦!"

這傢伙賊兮兮的,還真給張家父子當起了廚師,他小心翼翼烤著,不時刷點小料,動作很嫻熟,

然後朱棣就隨口問道:“腐寧,你說在你們學堂,除了那個胡儼的學生,還有誰很厲害?"

張腐寧道:“要說厲害的,自然是不少,有個比我高三年級的,叫方孝孺,他的文章做得老到,於經營一道,頗有心得,學堂山長讓他當著同學的面,讀過自己的文章,再有我們有個老師,叫齊泰,還有一位先生叫練子寧……他們,他們都宣稱是父親的門下,精通張氏之學。"

說到這裡,張腐寧很認真看了看張希孟,“我不覺得他們講的是張氏之學,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張氏之學……父親能不能指點?"

張希孟悶頭晴著孔雀翅膀,相比起張氏之學,他更關心齊泰,練子寧這些名字……難道這幫靖難反派,這麼看就登場了?

不過算算時間,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朱棣都十歲了,那幫人或是比朱棣大,或是年紀相仿,此刻都在學堂,或是當老師,或許當學生,也說得過去……這是現在這幫人都圍攏在兒子身邊,跟他似有若無地存在聯絡,著實讓人有點感嘆。

“我是寫了很多文章,也說了很多話,但還是缺少規範,也沒有系統梳理……過些時候,我會去……”張希孟頓住,並沒有說去濟民學堂講課的計劃。

“等我梳理之後,或許就有了。"

張庶寧沒有多問,但他可以確定,那倆貨算不得自己的師兄,

要說起學堂的能人,張腐寧又想起一個人,這傢伙似乎比張腐寧還小了一歲,但是他五歲上蒙學,一年半之後,就提前升入小學,進了小學之後,這位每次考試,全都是第一名,沒有失手過!

在濟民學堂的測試裡面,他也就是在騎射這些課程上,不如張庶寧,其他考試專案,張庶寧總是比人家差那麼一點點。

這人叫許觀!

“父親,我那個鄰居叫羅士奇,其實他叫楊士奇……我聽人說,這個許觀也是,他的真名應該是黃觀……你說怎麼有這麼多不得不改名的孩子啊?

張希孟微微一怔,隨即笑道:“戰亂年間,天下剛剛太平,有些家庭破碎了,需要重新組合,改名不是什麼奇怪的。

張希孟嘴上解釋,可是心裡頭卻已經翻江倒海了!

本姓黃,又改叫許觀的,如果不出意外,那就是大明朝無與倫比的考試吉祥物六首黃觀啊!

科舉考試,連續考中解元、會元、狀元,這叫連中三元,簡直是文曲星下凡。

不過在三元之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考秀才之前的三次小考,也都是第一名

合在一起,就是六首!

也就是說,從參加考試開始,人家就一路過關斬將,從來都是第一,一直打通關

科舉有多難,自不必說,而且考文章經義,主觀性很大。一場考試拿個頭名,已經是很難了,能場場第一,一直殺穿股試,根本不是什麼文曲星下凡,簡直就是考神降世,而且還得到了玉阜大帝,三清四御,所有神仙的祝福保佑

按照機率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機率又告訴我們,不管多難,只要存在可能,大約就會有神人,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