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白了,這些夜不收就是大軍的眼睛,耳朵,是一層保護傘。
有他們在,主力就籠罩在迷霧之中,敵人摸不清狀況,一頭扎進來,必死無疑。
但是也很顯然,夜不收的任務有著極大的危險性。
他們衝在最前面,探索道路,瞭解敵情。要面對狼蟲虎豹,山河險阻……隨時可能遇到元軍的同行,更有可能一頭扎進元軍的包圍圈。
在戰場上,他們永遠都是敵人最先要解決的力量。
出生入死,九死一生。
絲毫不誇張。
藍玉最強的一點,就是他足足訓練了兩三千夜不收,這些人戰力無雙,兇猛無敵,又機警異常。
遇到了戰事,夜不收在前面開路,藍玉就可以順利推進,毫不擔心。
所以說,一場戰鬥的勝負,往往在戰前就註定了。
明軍用二十年的光景,打造出了一支強悍無比的戰爭機器,從頭到腳,每一根汗毛,都猙獰恐怖。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在這一場大戰中,或許只是一閃而過,只有短短的一個衝鋒,背後卻是十年辛苦,成噸的血汗。
當然了,也是這樣一場戰鬥,就能決定今後幾百年的走向。
就比如歷史上的嶺北之戰,徐達敗給了王保保,大明失去了最好的剿滅元廷的機會。
洪武朝沒有完成這個任務,朱棣繼續五徵蒙古,一樣沒有斬草除根。
一直拖到了土木堡,明軍翻車了。
不光慘敗,還被打斷了脊樑,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
如果說永樂朝,南征北戰,縱橫天下,萬邦來朝……那時候的大明朝,代表一個比肩漢唐的天下,那麼土木堡之後,明軍退守九邊,無法進取,就是從天下,變回了一個國家。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大明的入關之戰!
一戰成功,從此天下無敵,稍微差錯,就要失去十年,甚至是百年良機。
身在應天的張希孟,提起筆,醞釀著情緒,他在寫一篇文章,寫到底要如何構建屬於大明的天下。
此戰之後,北元一掃而光,大明需要規劃屬於自己的世界,從最頂層設計,一直到普通人在這個體系中的定位,自上而下,都需要有足夠的準備。
張希孟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他現在開始動筆寫作。
只不過在張希孟的抽屜裡,還有另一篇文章,那就是一旦戰敗了,需要怎麼辦?
莫要灰心,莫要喪氣。
十年準備,再次出發,不破樓蘭,誓不罷休!
好傢伙,聰明人都是兩手準備的。
再看朱元璋,他就簡單多了,帶著大孫子,在城外堆肥,忙得不亦樂乎。只是偶爾休息的時候,朱元璋會凝視北方,在腦中一遍又一遍,思索著戰場的情況。
那一刻,千軍萬馬,呼嘯而過。
其實朱元璋很清楚,他早就不適合領兵出戰了。
他一旦動身,就會給自己人,給對手,都帶來巨大的壓力。
要麼自己人忙中出錯,露出了破綻。要麼敵人提前灰溜溜逃跑,避而不戰。
所以他只能默默關心著,甚至不能表現出任何的急躁,以免影響了前面的將士。
還真是不容易啊!
“來,跟著皇爺爺除草去!”
朱元璋抓起朱雄英的小手,祖孫兩個笑呵呵往前走。一個是真的開心無事,一個是裝得若無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