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朱元璋也賜過金牌,金碗等等,如今大量頒發勳章,也是理所當然。

值得一提,在商討誰能拿到第一枚華夏英雄勳章的時候,人們發生了激烈爭吵。

因為按照張希孟的標準,有些人就繞不過去。

比如說韓山童!

這位可是紅巾大起義點炮仗的那個,雖然他剛剛聚集三千人,就被地方官拿下,屬於出師未捷身先死。

但是對不起,人家就是開山鼻祖。

隨後劉福通的韓宋,包括芝麻李、布王三、郭子興等等,都是響應追隨,這點誰也不能否認。

既然起兵抗元,恢復華夏山河是英雄壯舉,總不能只算徐達常遇春的北伐吧?

而且這一次也明白說了,死人也要追授,韓山童就沒有理由不給。

甚至方國珍,他開闢小琉球,也是有功的。

另外郭子興作為老朱的引路人,也不能不算吧!

張希孟主持討論,孫炎,宋濂,劉伯溫,還有其餘眾人湊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弄得跟個菜市場似的。

這麼大的一個獎項,這麼重要的舉動,絕對要公允合理,經得起推敲。

張希孟也只能把大傢伙的意見匯總,讓後去見朱元璋。

“主公,韓山童雖然早早死了,但是小明王韓林兒還在,還有郭天敘、張天佑,他們也都活著呢!”

老朱一聽,忍不住翻了翻眼皮,別人也就算了,郭天敘和張天佑他們怎麼還有臉活著啊?這可真是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

不過當初朱元璋登基的時候,也是請了這倆人觀禮的,這才十多年,人家活得好好的,也沒什麼奇怪的。

老朱沉吟再三,終於點頭。

“那就都來吧!該給的咱都給,至於如何算是公平合理,先生多拿捏一下。”

張希孟點頭,接下了這個任務。

伴隨著訊息傳出,沉寂的大明朝野,又熱鬧了起來。

立國之後的太平年景,已經讓人們都忘記了,其實戰亂結束的時間不長,昔日那些風雲人物,還都沒有死去。

譬如說小明王韓林兒,他就活得好好的。

今年的韓林兒還不到四十歲,他在一箇中學,擔任文學教師。

平時的韓林兒早出晚歸,用心教學,任勞任怨,遇到了加班,也從不多言。

在數年前,他娶了一個年輕的寡婦,夫妻成親之後,也算是和睦。

現在膝下還有個三歲的女兒,小丫頭古靈精怪的,很是有趣。

就在韓林兒以為可以了此一生的時候,突然有官府的人找到了他。

那一刻韓林兒的心是冰涼的。

完了!

到底還是逃不過!

我沒有幹什麼啊!

但是對不起,自古以來,除掉他們這種人,又需要什麼理由。只是苦了家中的妻兒,早知如此,又何必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