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四的地位是會越來越高的,而且接下來分封北疆,他也能拿到一大塊兒。

張承天翻了翻眼皮,突然坐到了朱雄英的旁邊,冰涼的石頭讓他打了個冷顫。小孩子的屁股簡直是火爐,坐在這上面做算術題,居然不生病,朱雄英這崽子身體是好了太多。

“殿下,你知道不,燕王朱棣,就是你四叔,他手上有十多萬精兵強將,而且他這人野心勃勃,最善於拉攏部下,籠絡人心。陛下不用擔心他,太子殿下也未必有多在乎。可是到了你這裡就不行了,等你長大了,要接過來大明江山,結果向四周一看,全都是燕王的兵馬親信,試問將來的大明,竟是誰人天下?”

朱雄英瞪圓了眼睛,小小年紀的他,理解起來還有點困難,“皇爺爺說了,大明是大明百姓的天下,天子不過是代百姓治國罷了!”

張承天翻了翻白眼,“話是這麼說,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總要有一個說了算的。殿下,你該想辦法了。”

朱雄英不明所以,張承天繼續道:“你該多找幾個伴讀,要能文能武的,出身不論,什麼樣都行……有這麼一群人,圍繞在殿下的身邊,跟著殿下一起長大,忠心耿耿,以後殿下也就不用害怕了。”

朱雄英依舊聽不懂,但他對找幾個小夥伴,很感興趣,“就,就是跟三寶哥哥那樣嗎?”

張承天想了想,“對,差不多吧!再來幾個這樣的,殿下覺得怎麼樣?”

朱雄英想了想,終於忍不住咧嘴笑了,兩個手不停拍巴掌。

“好啊,就這樣,讓他們跟我一起種土豆,終於有幫手了!”

朱雄英喜得沒法,又是跑又是跳的。

只有張承天,略微有那麼點尷尬……或許從朱雄英開始,大明皇帝的畫風就要崩壞了。

沒辦法,朱標小時候,張希孟還要輔佐老朱爭天下,對於皇子的教育也沒有形成體系,所以朱標小時候還是翰林鴻儒居多,包括其他幾個皇子,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幫翰林官太過混賬,把朱標教的沒有脾氣,把其他皇子弄得野心勃勃。

老朱乾脆一股腦開革,有的還發配去了北平……皇子和公主,多數都送去了學堂。到了第三代,其實就能明顯看出來,對於皇家後代的培養,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方略了。

皇子要學什麼呢?

文韜武略,治國撫民……這話也沒錯,只不過很難量化,治國這事太複雜了,真的很難說清楚,只能一點點感悟總結。

相應的,根據興趣,進行培養,就顯得優勢巨大。

比如說朱雄英,他喜歡種田,那就在農學上支援他。

日後小傢伙要是能成長為一個不錯的農學家,坐上龍椅,治理國家,或許也就不一樣了。同樣的,其他的皇子皇孫,有什麼獨特的愛好,都可以發揚光大。

比如說愛好木工,做點木匠活,絕對沒有問題。當然了,如果想不開,要修長生,煉丹打坐,肯定會打屁股的。

你這愛好必須要正當。

至於開個動物園,收集一堆獅子老虎大象……這還要商榷,老朱家需不需要一個動物學家。

總而言之,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止不住了。

老朱家以盛產各種亂七八糟的學問家著稱,朱家人涉及的領域,足以其他歷代皇室汗顏,差距甚至可以有幾個數量級那麼多。

朱元璋得知了孫子想找幾個幫手之後,立刻來了精神。

這是好事情,無論如何,都要支援。

至於選擇誰,老朱首先想到了老張家的那一對。但是很快朱元璋又搖頭了,那倆孩子還有點小,再等兩年吧。

而且老朱也有點撓頭,張家的娃,質量太高,根本不是他能掌控的。

張庶寧一心辦學,推行教化,這就不說了。

小胖子張承天,過去都認為是虎父犬子,不怎麼爭氣。但是老朱看多了,都有點心驚肉跳。張承天這小子絕對是扮豬吃老虎的高手。

他有張希孟的謹慎,而且道德底線更靈活,大明朝的這幫二代公子裡面,能玩得過張承天的,絕對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