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條件得天獨厚,你佔有了太多的東西,你比所有人都有優勢,你明白嗎?可你偏偏還想著偏門,他能高興嗎?”

張承天黑著臉道:“我大哥跟我也是一樣的!”

“對!所以他選擇去了貴州!去最艱難的地方,教導那些連漢語都未必會說的學生!”夏知鳳勐然起身,“我要去皇家圖書館了,回頭再說吧。”

她匆匆離去,乾淨利落,沒有更多的話。

夏知鳳不是喜歡拐彎抹角的人,她秉持的是理工女的直接。

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夏知鳳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但是對於張庶寧選擇的方向,她格外尊重……因為僥倖從鄉村出來的她,太知道教育資源的差距了。

可以這麼說,一箇中人之姿,要是能在張希孟這邊薰陶一段時間,放出去都能開宗立派。稍微厲害點的,諸如胡儼這種,就能成就一門學問,左右朝廷決斷,影響無數人的生死福禍。

這倒不是說他們本身有多強,單純是運氣好罷了。

可是放眼整個大明,又有多少名師?

這些名師願意盡心竭力教導普通人嗎?

又有多少聰明孩子,連發現自身才能的機會都沒有,就把一輩子扔在了田間地頭?

夏知鳳研究的是天文地理,日月星辰,她想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秘。

對於張庶寧來說,他想的更多是公平。

像張承天這樣,只要把他的資源稍微分出去一點點,就能造就幾十,上百的人才……當然了。要是因此,就說張承天有多大的罪,那也不公允。

畢竟生在皇家的那些人,就該千刀萬剮嗎?

張庶寧弄不清楚這些,他唯一知道的是自己要盡力多教導一些人,尤其是那些窮苦人,身為太師之子,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義務,責無旁貸!

張庶寧在京這段時間,除了協助朱棣交割北平的事務,幫助師兄胡儼完成研究,剩下的就是編寫新的教輔,尋找下一個目標。

經過再三挑選,張庶寧選擇了龍場驛。

這是湯和經略西南期間,修建的驛道。

在原本的歷史上,彝族土司奢香夫人進京狀告都指揮使馬燁,老朱替奢香主持公道,並且賞賜豐厚。

奢香夫人返回之後,動員百姓,修了五百里驛道,連線雲南,巴蜀,湖廣等地,大大改善了貴州閉塞的狀況。

這五百里道理,有九個關鍵的驛站,分別是龍場驛、六廣驛、谷裡驛、水西驛、西溪驛(也叫奢香驛)、金雞驛、閣鴉驛、歸化驛和畢節驛,合稱龍場九驛。

若干年後,有一人遭逢貶謫,在龍場悟道,從此開闢心學一脈,立地成聖。

也就是說,世人皆知龍場悟道,但又有誰知道,龍場九驛,居然是一個彝族婦人開闢的!

女官恰英舉,萬里朝天宇。參政禮賢儒,心折書一紙。

在如今的時空裡,沒等奢香夫人發揮作用,湯和已經組織將士,修通驛道,勾連西南。

從湖廣到貴州,再到雲南,道路暢通,商賈往來無礙。

張庶寧瞭解到這些,頗為興奮,但是又見到貴州教化不興,也十分焦急。

他這一次的目標就是龍場,如果可以的話,他想籌建幾所學堂,包括蒙學,小學,中學……不光是當地漢人,也包括土司,苗部,彝部。

只要是有心向學,張庶寧就打算不遺餘力,讓他們進入學堂,讀書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