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孟略沉吟,就說道:“接下來的官制改革,太子會主持的,你去了不好!還是在家裡等著吧,總不至於把你的位置弄沒了!”

江楠點了點頭,可情緒不免低落下去。

本著一孕傻三年的規則,她一下子懷了倆,保守估計,也是六年起步,上不封頂。

江楠有點擔心,而且越來越擔心,生怕朱標把她給忘了。

而且很不湊巧,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擔心有變成現實的趨勢。

這一次朱標主持改革官制,確實不同於以往。

首先,宰相成為了歷史,不設宰相位置。

門下省也被拿掉,中書門下,再度合二為一,號稱中書門下,俗稱政事堂,或者叫內閣。

內閣設首輔一員,為閣臣領班,負責管理內閣日常事務,頒佈旨意,整理政令,主持會議。

首輔之下,可揀選兩三人,為次輔,群輔,協助首輔辦公。

而後是各部尚書,負責制定具體政務,落實御前會議,內閣決定。

各部尚書之下,設定給事中,統領各部,負責執行。

御史臺則是負責監察百官。

到此為止,大明朝的官制改革總算初見端倪。

這一整套體系,其中最關鍵的變為給事中統領的各部吏員。他們負責日常事務,並不隨著尚書變動。

基本上秉持中立,專業的態度,負責各部正常運轉。

首輔和各部尚書,以制定政令,監督落實為主。

御史臺負責監察百官,原則上不受內閣干預……但是如果首輔執意想削減御史臺預算,改變御史臺人事,也不是不能成功。

這一套官制,比起當初中書門下分開,要簡便了許多,又拆掉了左右侍郎,整體的官員數量,也減少了不少。

基本上和當初張希孟跟朱元璋談的結果差不多。

所不同的是,整個改革,是朱標直接主導,太子的權威,大大增加。

大多數人都覺得很滿意,唯獨江楠,她是真的鬱悶了。

因為商業部的尚書交給了韓秀娘,原度支局的提舉變成了周蕙娘。

反正她的職位是沒了。

這算什麼?

失業了嗎?

生了倆娃,一轉頭,官位丟了?

“老爺,送我去登聞鼓院,我要去鳴冤!”

看著耍起了小脾氣的夫人,張希孟忍不住大笑,“彆著急,朱標那孩子不會這麼粗心的,放心,會有安排的。”

江楠翻了翻眼皮,突然道:“說,是不是你給他出了什麼主意?非要把我的位置拿掉?”

張希孟大呼冤枉,“夫人,我還指望即養活呢!我那麼幹,不是自毀長城嗎!”

江楠冷哼,“我不信,反正我這麼多年了,我就沒琢磨透你的心思!你這人啊,太壞了!”

張希孟這個無奈啊,夫人的智商什麼時候能重回高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