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胡儼愣了一下,隨後道:“怕是有幾十匹吧?”
朱棣點頭,“如果原料足夠,一年下來,能有三十匹左右,不能更高了。”
張庶寧好奇道:“那上都的呢絨呢?能有多少?”
朱棣得意洋洋,伸出了一根指頭,還得意洋洋晃了晃!
一百匹!
怎麼會這麼多?
張庶寧和胡儼都不敢相信。
朱棣卻是哈哈大笑,“這就是伱們不明所以了……首先,在開平城作坊,用的都是最好的織機,一次能紡六十四根線的那種,都被淘汰了!還有,你想要那麼多呢絨,就要有足夠的羊毛……你們現在去瞧瞧,漠南,遼東,到處都是羊群!父皇冊封的蒙古朵顏諸部,十萬帳篷,現在都給我放牧!還有,長城一線,那麼多戍邊將士,他們也有自己的牧場,農場。我現在是機器先進,羊毛充足,又有朝廷訂單,你們說,我不賺錢,還有誰賺錢?”
……
朱棣跟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老底都給說了出來。
張庶寧聽得目瞪口呆,胡儼是大開眼界。
和朱棣吃完這頓飯,他就四處調查,瞭解情況,為此還跑了遼西,去了遼陽,鐵嶺,又去了開平。
這一大圈跑下來,胡儼算是有了點心得體會。
他開始著手撰寫,交給張希孟的報告。
發展工商,帶來最大的改變,不是財富一下子增加多少,也不是一下子就富國裕民了,最最根本的變化,是效率的提升!
得益於張希孟的講學,這幫年輕人的看待各種問題的方式,都大大改觀了。
咱就這麼說吧,你要是張羅著發展工商,把工廠作坊建立起來,老百姓立刻就富足了,百業興旺,國家進入太平盛世……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那也太容易了吧!也太不不符合常理了,難道世上還有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情?
不能夠啊!
就拿屯田公司來說,如果是讓大明的老百姓來幹,無論如何,他們也要先留足口糧,條件允許,他們還要儲藏一部分。
糧商要來收購,這些老百姓還未必願意,一定要等著好時機,賣個高價錢!
所以說,跟小農交易,那個成本老高了,效率低得令人髮指。
但是換成屯田公司,那就不一樣了。
還想要留下口糧?
做夢去吧!
從高麗和倭國弄來的勞力,每天就那點口糧。
至於菜?
見過豬食沒有?
就那玩意,往裡頭加二斤鹽,吃去吧!
也幸好臨近長蘆鹽場,食鹽便宜,可以隨便吃。
那菜的滋味,比起鹹菜還要鹹幾倍!
你說就這樣的飯菜,給了倭國和高麗的苦力,這幫人竟然還感恩戴德,覺得除了工作時間長點之外,吃喝沒的說。
果然是上國,比他們的主子,要寬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