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什麼脫胎換骨的改變,基本上是做夢了。

這也是孫炎操持教育改革,以經費分配作為最主要內容的原因。

人和人的差別,真的不大。

尤其是同為漢人,農耕民族,同樣注重教育。

千百年的傳承,出現天才的機率,幾乎是一樣的。

不同的不過是享受教育資源的多寡罷了。

當然了,教育也是個很神奇的事情,總體來說,是符合投入產出比的,但是像此前老朱對皇子那樣,安排最好的翰林官,小心教導,還真不一定教出什麼好東西來!

也正是如此,相對平均分配教育資源,才有價值。

絕對的公平,誰也做不到。更何況還有因材施教的說法。

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總要設一箇中學吧!

中學的老師,總要是個明白人吧!

有什麼問題,能給解答,就算做不到有求必應,無所不知,但也能適當引導學生,把他們帶上正路,協助他們,挖掘自身的潛力。

這也就是了。

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也就不要怪雷霆之怒了。

很有趣的一件事,經過了一番徹查之後,蔡本的情況確實查清楚了。

他有偏袒學生的問題,也有慫恿增加考試,阻擋夏河寨學生的情況……但事情到這裡,並不是說,他就收了誰的錢,遵照誰的意思,辦的這事。

他純粹是出於自己的偏見,還有更多亂七八糟的考慮,才這麼幹的。

這事情就好玩了,該怎麼辦他?

是按照國法處置?

貌似大明現在的法條,並不支援……當然了,可以上書老朱,相信老朱很願意落下屠刀,砍了蔡本的腦袋,或者把他做成人皮枕頭,懸掛在學堂外圍。

但是這事情到了中書省,孫炎思量再三,又請教了徐達,還有刑部官吏。

最後孫炎覺得還是不要殺人,畢竟這麼幹,會弄得人心惶惶。雖然很可惡,但是法令這個東西,只能保證最低限度。

一個處處遵守法令的人,或許是個該千刀萬剮的人渣!

到底要怎麼辦?

孫炎和教化部商議,以嚴重損害師德的名義,剝奪了蔡本的教師資格,又拿走了他的所有薪俸。

除此之外,發配遼東,降為蒙學老師,不出意外,這位的後半生,只能看熊瞎子呲牙了。

再有,孫炎要求,將這一次的事情,刊登出來,明發天下。並且頒佈新的考試辦法,要求由教化部負責,各個學堂的權柄,直接被拿掉了。

隨後還有一樣,就是針對所有老師,進行培訓考核,要堅決消除有才無德的情況!

一道道命令下來,一層層落到了老師身上。

坦白講,別說大明瞭,就算往前追溯,一直到三代之治,沒有這麼針對老師的。

法令嚴格,約束相當多。

甚至還有御史官吏,會下到各地,暗中查訪,如果發現有有損師德的情況,要加倍嚴懲!

其實有關師德的問題,張希孟在濟民學堂就講過了。

但是真正落實,卻還要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