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標這問話很有意思,面對一堆人,胡惟庸哪敢直接說你們都是瞎講的,人家李相公是十足的忠臣好人!
胡惟庸無可奈何,只能道:“各種傳言,層出不窮,未必都是空穴來風。”
朱標點了點頭,“很好,既然大家都這麼看,那就跟我去見見李相公吧!”
這是要攤牌了嗎?
眾人都是渾身凜然!
雖說私下裡議論,說說李善長的過錯,這沒什麼。但是要面對這位身居中書,執掌相權十多年的韓國公,還是讓人膽戰心驚,不寒而慄。
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如果是有人吆喝著,去對付張相公,那麼大傢伙只會覺得你瘋了。腦子不正常了。
李善長的威望人品自然不及張希孟,但是跟他硬碰硬,那也是要拿出膽氣的。
如果失敗了,李善長能讓你生不如死。
說實話,確實有些困難。
也幸好是朱標帶頭,跟在儲君後面,不至於一點勇氣都沒有。
就這樣,十餘位朝廷重臣,簇擁著朱標,來找老李。
此刻的李善長,還在跟徐達扯著閒篇。
其實李善長若有所思,似乎感覺到了氛圍不對勁兒。
但他萬萬沒有料到,朱標竟然敢向他發難。
李善長也是耳聰目明之輩,朝廷的風吹草動,他全都知道。
但是李善長也有個判斷,就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張希孟不回來,朱元璋不點頭,就算有人想拿下他,也不可能成功。
說到底,李善長也是過分託大,低估了朝局變化。
其實這些年,原來的六部格局打破,補充了許多新的官吏,這些人或許還尊著李善長,但絕不會唯命是從。
而且侍郎、郎中這一級的官吏,不少都是張希孟大力興學之後,才讀書識字,透過科舉,進入朝堂的。
這些人雖然年紀輕,資歷淺,但勝在人多。
他們對於老李的用人,普遍有些看法,覺得李善長不夠公平。有很多時候,他為了方便控制,故意提拔一些不是那麼恰當的人。
反過來,這些有毛病的人,心裡發虛,上去之後,就要加倍尊奉老李的指令。
這也是李善長多年積累的小技巧,屢試不爽。
只是他到底是老了,遲鈍了。沒有意識到,那些他看不上的小人物,湊在一起,也是能形成一股風潮的。
這些日子,朱標嚴厲懲辦官吏,不許結黨營私,也不許變著法子結社……他這一舉動,確實讓許多年輕官吏看到了希望。
隨後徹查倉庫,拿下了好些貪官汙吏,又讓大傢伙倍感振奮。
太子殿下,論手段,不弱陛下。懲辦貪官,整頓朝政,又有自己的風格。
朝堂上下,已經十分認可這位太子。
老李沒有察覺到風向變化,沒有任何收攏人心,挽回議論的舉措,今日的狼狽,也就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