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氣?出氣就夠了?咱們要滅倭國!”

老朱勃然大怒,實在是太不知道好歹了。

這篇國書不光開頭氣焰囂張,後面更是金句頻出,什麼“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論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之兵法。”

好傢伙,敢和大明叫板人才了?

你倭國能有多大的本事?

咱大明朝將星雲集,滅元猛士,尚屬盛年。文臣這邊,更是不用多說。尤其是咱還有張先生在,早就拋棄了孔孟那一套,你想跟我們比道德文章,你也配!

咱拿火銃大炮轟碎了你!

再往下看,更讓人忿怒了,還說什麼,“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

好傢伙!

咱是大明天子,天下之主,你不順咱,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還相逢賀蘭山前?

用不著你過來,咱現在就發兵,把你們都扔到富士山裡頭!

還敢覬覦中原之地,做夢去吧!

倭國多半也沒有料到,他們拽文中二,結果惹來了勃然大怒的老朱。

朱元璋授意毛貴,立刻將這封國書,擇緊要的話,公佈出去,要讓大明的軍民百姓都見識一下倭國的狂妄。

隨後朱元璋降旨,要求所有文武,上書言事,共同商討,如何討伐倭國事宜!

幾乎一夜之間,倭國就成了大明朝野,共同熱議的話題。

這幫兔崽子,三寸丁谷樹皮一樣的東西,哪來的膽氣,竟然敢和大明叫板?

都活膩歪了不成?

很快就有人指出,倭國之所以如此猖狂,是因為元朝兩次討伐倭國失敗,給了這幫倭寇臉!

他們一來覺得中原之地,已經被元廷佔據,不復昔日之華夏。

二來元廷討伐倭國失敗,他們得到了上天庇護,似乎有了叫板中原的資格。

因為這兩點,哪怕大明建立,國勢今非昔比,倭國依舊絲毫不畏懼。

能怎麼樣?

大元朝都失敗了,你們也未必能行?

有本事你們就把我們打敗了,沒本事就不要廢話。

一封國書,處處透著猖狂傲慢。

大明上下,徹底被激怒了。

尤其是閩浙沿海的百姓,更是聯名上書,字字泣血,希望朝廷為百姓報仇,討伐不臣。

整個朝野,就猶如燒開的大鍋,水花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