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2/3頁)
章節報錯
治家不嚴的,彈劾!
……
反正就這麼說吧,哪怕讓他們知道你隨地大小便,都不會放過。
幾乎一夜之間,御史臺成了最讓人忌憚的所在。
每一天都有官吏被御史臺扳倒,其中最多的一天,足足二十三人,被彈劾下獄。
不光是文官,武將也沒有逃得掉。
前面提到顧時被抓,他和楊憲勾結很深,已經被老朱處死。至於顧時的舊部,也被挖出了上百人。
面對此情此景,徐達也沒說什麼。
反正有罪就辦,用不著客氣。
身為御史,執掌風憲,要的就是嚴於律己,鐵面無私。
不過嘛,為了增強御史臺的效率,徐達又上書朱元璋,請求從軍中調一批人進來,充實御史臺,數量也不多,暫定五十人就行!
這項要求也得到了批覆,瞬間,一股強悍的力量,空降御史臺,直接躋身朝堂的核心位置。
整個大明朝,上上下下,所有官吏,無不惶恐駭然,最怕的事情,到底還是來了!
訊息傳到了北平,張希孟都沒法按部就班講課,人們迫切希望張相公給解讀一下,這麼做,到底會有什麼後果?
“張相,是不是這麼說,從今往後,御史臺就歸武人執掌了?”方孝孺率先提出了疑問,他的膽子一向夠大,說話也直。
張希孟回答更乾脆,“沒有注意到嗎?徐達轉任御史大夫之前,已經卸去了大都督的職位。其他這些人,也都是卸去了軍中職務,專任御史。這叫武人執掌御史臺嗎?”
張希孟笑呵呵反問,方孝孺愕然,這自然不能算是武人執掌御史臺,只能算是有軍中經歷的人員,充實到了御史臺當中。
只能說,從今往後,御史的來源更加複雜,也可以說軍中將士,日後可以選擇的路也更多。
從現在的情況看,距離五代十國那種,武人柄國,殺文人如殺狗的情況,還有著天壤之別,或者說根本不是一回事。
“張相,那這些軍中之人,他們能擔負起御史職責嗎?”這是齊泰提的問題。
張希孟一笑,“我不知道御史具體需要什麼能力,我也不能給這批人擔保。但據我所知,軍中約束嚴格,有專門嚴查軍紀的將士,也有負責核准後勤軍需的人才……論起對賬目的熟悉,他們之中的佼佼者,絕不會比文官差,甚至還會更加強悍一些。”
原來不是一群單純的武夫啊!
朝臣們的日子,算是沒救了。
黃子澄暗暗感嘆,隨即忙問道:“張相公,這一次讓魏國公執掌御史臺,又從軍中大批選拔人才,會給咱們大明帶來什麼變化?”
他這問題,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對啊,這麼大動干戈,到底要幹什麼呢?
張希孟淡淡一笑,“這個變化自然是深遠的,但是要我說,最立竿見影,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從今往後,會更加重視法律,一切都要按照國法辦事。約束百官,治理百姓,自然也包括按照規矩,繳納稅款!”
張希孟笑道:“原本有太多沒有詳細規定的事情,或者有規定,卻沒有人去執行的事情……從今往後,都會發生變化。一句話,對於當下的北平來說,一個創業發財的天賜良機到了。發展工商,富國裕民,就在當下!”
話說到了這裡,已經不能更明白了。
嚴查稅賦,整頓水師,改革御史臺……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在為了工商業的大發展做準備。
如果沒有嚴格的規矩,強悍的執法力量……貿然發展工商的結果,自然不免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狀態。
真要是那樣的話,百姓得不到什麼好處,大明朝混亂一片,那種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直到此時此刻,從上到下,從人員到法令,從原料到市場……幾乎是完完全全,都準備妥當了。
或許還會出些差錯,有些不周密的地方,但是也不會影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