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貴十分忙碌,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中書省,最忙碌的官員了。自從外務部成立,一直到現在,總算有他們一展身手的機會。

老朱登基十年,大明立國十年,普天同慶,萬國來朝,

這種時候,已經即將被拆分的禮部,是萬萬扛不起來這副擔子的。

中書省的幾位大佬,掛了參知政事銜的副相,包括李善長這位左相,全都大眼瞪小眼。

他們知道琉球國王叫什麼嗎?

知道暹羅在何方嗎?

知道三佛齊信不信佛法嗎?

...

不知道,他們只是大明朝的官員,讓他們知道這些,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所以就讓外務部來負責吧!

接待各國使者,安排他們下榻休息,講解上國禮節,順便帶著去參觀各處風景名勝,逛逛集市街巷。

總而言之,要做到賓至如歸,賓主盡歡………

偏偏在這個時候,就出了不是那麼舒服的事情。一個禮部官吏,急匆匆跑到了毛

貴面前。

“部堂,蒸王抓了外藩使者!"

“什麼?"毛貴大驚失色,“怎麼回事?有沒有緣由?"這話問的,就很符合朱棣給大傢伙的印象,這小子經常無事生非,無緣無故,欺負外落使者,也是可能的。

不過這次卻不一樣,“部堂,據說是高麗使者的馬匹,衝撞了看熱閣的百姓,蒸王一怒之下,殺了驚馬,把高麗使者給抓起來,扒光了,披著馬皮,遊街示眾……”

“等等!"

毛貴攔住了官吏,“你說是高麗?""對!"

“他們的驚馬還傷了百姓?”"對!"

“然後燕王抓人示眾?"

"對!”

..

毛貴突然把眼睛瞪圓,“對個屁!既然都對,你還來告訴我幹什麼?"

啊!

官吏都傻了,“這可是外務啊,涉及到高麗使者,部堂不可不知!"

“什麼話?”毛貴怒道:“你給我記著,外務部的原則是該知道的不可不知,不該知道的,一概不知!”

“那,那什麼是不該知道的?"

“這事就是!”毛貴怒衝衝道:“燕王股下和人衝突,首先應該是應天府負責,然後是刑部,御史臺,宗正寺,最後才能到中書省,外務部。流程不走完,外務部豈能輕易干涉?這些日子我們已經很惹眼了,要是再敢隨便過問此事,還不被說成越權?你們這幫人啊,真是不讓我省心!"

"行了,可以下去了!”

官吏摸了摸鼻子,轉身告辭。

他剛走,毛貴咧著嘴,簡直要笑開了,太好了,要知道陛下早就暗示過他,要給高麗點顏色瞧瞧,他還琢磨著,要如何安排,才能激怒高麗,給大明出師的藉口。

說實話,這事真有點難。

上門是客,又不只是高麗一家,那麼多人看著,非要找事,萬一讓人看出手腳,豈不是落人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