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憐!好生可憐啊!看起來,還是我這個藍先生最舒服啊!”藍玉晃著拽上天的步伐,得意洋洋,回家睡覺去了,這一覺睡得格外香甜。
到了第二天,藍玉晃晃悠悠,剛到學校,就接到了通知,張相要來武學授課。
“張相,他要講什麼?”
耿炳文和平安都搖頭,“我們也不知道,不過張相能講什麼都是好的。都有好些年了,沒聽到張相講課,我們都準備了筆記。”
藍玉心說我成天去張相府上,可比你們有運氣多了。不過轉念一想,自己最好也準備點,閒聊天和正式授課,肯定不一樣。
話說回來,張希孟到底能講什麼,也著實讓藍玉好奇。
一轉眼七天過去,真正到了講課的這一天,張希孟一身月白色的長衫,戴著方巾,身形修長,飄飄灑灑,別的不說,照著他這個賣相塑一個神像。能直接放到東嶽廟,當成東華帝君供著。
值得一提,在京許多文武官吏,全都到了。
藍玉還看到了毛貴,很是驚訝。
“你們外務部不是很忙嗎,你來湊什麼熱鬧?”
毛貴白了他一眼,“藍玉啊,我聽說吧,你總是以張相學生自居,我可提醒你,畢竟我是跟張相一起發過文章,外務部就是依據張相文章來的,我這算是嫡傳,你最多是個旁聽的。”
藍玉頓時瞠目結舌,竟然無言以對。
“那我問你這位嫡傳弟子,張相今天要講什麼?你可知道?”
毛貴只是微微一笑,“知道,但無可奉告!”
……
“今天面對大傢伙,我想談的一個問題,就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張希孟笑容和煦,娓娓道來,“在先秦的時候,有人認為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小九州,在赤縣神州之外,有八個小九州,構成中九州。而在中九州之外,又有大九州。”
“而在秦朝統一天下之前,我們這一片赤縣神州之地,天子居中,四周盡是諸侯,拱衛天子,這個叫五服制。我不是具體講這個的,大傢伙可以請禮部過來,他們說得肯定更好。”
張希孟繼續道:“秦漢以後天下一統,我們看待這個世界,就是我們居於天下之中,四周山海相隔,盡是蠻夷之地。不過隨著蒙古遠征,滅國無數,我們知道,在西域之外,還有遠大於中原的土地,說我們是天下中心,未免有些不合適了。”
“這些是我們過去的認識,我只是粗略說了下。接下來我想講的是,我們大明朝,需要什麼樣的秩序!我們該怎麼對待外面,如何看待蠻夷……”
張希孟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陣,讓大傢伙稍微思忖。
最先有所感悟的不是那些文臣,也不是藍玉,而是毛貴。
張希孟所講,正是他一直在鑽研的內容,先生還真是看得起自己啊!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下,我想前些時候,在重新規劃均田的時候,已經露出了端倪。就是在我們這片中原大地,在神州上國,奉行均田之策。准許女人讀書為官。照顧窮人,大興教化,讓每個人都讀書識字。我們法令嚴明,聖君在朝,賢臣輔左。雖然在地理上,我們未必是天下的核心,但我們有著最繁榮的文化,有著最高等的文明,有著最博學的子民。在國家治理上面,遠遠超過其他蠻夷之地。”
“這就是華夏的核心,這個核心區域,向東,向南,都達到了大海。向北要推到荒漠草原,向西,到達西域。籠統點說,也就是漢唐故地,我們祖宗達到的極限。”
“這個核心區域之外,離著最近的一圈,應該是以皇室宗親,藩王封地為主。這一圈由藩王掌控,他們儘量彷效大明,採取和大明類似的治理方式,在大明之外,形成一圈屬地,保護中原之地。”
“在藩王之外,要有一圈總督之地。這一圈主要的特點,我們會派遣總督,安排兵馬,互相通商,儘量讓他們貼近中原,但是可以准許當地的君王存在,只要接受大明冊封,聽從大明的旨意,並且願意接受總督管轄,就可以安享太平。”
“而在這一圈之外,就是需要控制關鍵節點的地方,比如一些海上的交通要路,我們必須掌握在手裡。至於最外一圈,只要能和大明順暢貿易,不發生衝突即可。”